第二篇 百科全书编者(第8/14页)
灯光再度开启时,道尔文大人说:“精彩至极,真正精彩至极!哈定,你会不会刚好对考古学有兴趣儿?”
“啊?”哈定从神游状态中清醒过来,“不敢,阁下,我不敢说有兴趣。我原本想成为心理学家,最后决定献身政治。”
“啊!那是确确实实有趣儿的学问。本大人,我自个儿,你知道吗──”他掐了一大撮鼻烟,猛吸了几下,“对考古学也稍有涉猎。”
“真的吗?”
皮翰纳打岔道:“大人对这个领域极为精通。”
“嗯,也许吧,也许吧。”大人得意洋洋地说,“我在这门科学上花了无数苦功。事实上,可说是饱览群书儿。你可知道,我读遍了久当、欧必贾西、克罗姆威尔等等大考古学家的所有著作。”
“我当然听说过这些考古学家,”哈定说,“但是从来没有读过他们的著作。”
“亲爱的朋友,改天你真该读一读,保证受益无穷。啊,我认为这趟儿来到银河外缘真不虚此行,因为让我看到了拉玛斯的绝版书儿。你们可相信,在我们的图书馆一本儿都找不着。对啦,皮翰纳博士,你答应过要复制一本儿给我带回去,可没忘记吧?”
“这是我的荣幸。”
“你们一定知道,”道尔文大人开始说教,“对于‘起源问题’,拉玛斯提出过一个崭新而且万分有趣儿的说法,我原本都还不晓得。”
“什么问题?”哈定追问。
“我是说‘起源问题’。你该知道吧,就是人类发源于何处儿这个大谜儿。你们一定知道,一般的理论都认为人类最初发源于一个行星系统儿。”
“喔,对,我知道。”
“当然啦,没人儿知道到底在哪儿──已经淹没在远古遗迹儿中。然而,有不少人儿提出过各种理论。有人儿认为是天狼星,也有人儿坚持是南门二,或是金乌,或是天鹅座六十一号儿──你们可注意到,这些恒星都在天狼星区。”
“拉玛斯又是怎么说的?”
“嗯,他完完全全另辟蹊径儿。他试图用大角星系的第三颗行星上那些考古遗迹儿,证明在没有任何太空旅行迹象之前,那儿已经有人类存在。”
“这就表示那里是人类的故乡吗?”
“也许吧。我得先仔细读读他的书儿,估量他所提出的证据,然后才能下定论。我总得看看他的观察有多可靠儿。”
哈定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拉玛斯的书是什么时候写的?”
“喔──我想差不多八百年前吧。当然啦,大部分的内容儿,都是根据葛林先前的研究结果儿。”
“那您为什么要依赖他的数据?为何不亲自到大角星系去研究那些遗迹?”
道尔文大人扬了扬眉,匆匆吸了一撮鼻烟。“亲爱的朋友,为啥儿去,去干啥儿呢?”
“当然是去找第一手数据。”
“但是有这个必要吗?为了找数据到处乱跑乱窜,实在是舍近求远,没啥儿成功的指望。听我说,我搜集了过去最伟大的考古学家所有的研究记录儿。我拿它们互相比较──然后存异求同──分析彼此的矛盾──再决定哪一种说法最可靠──如此就能取得结论儿。这就是科学方法。起码──”他故意表现得苦口婆心,“这是我的看法。反之亲自跑到天狼星,或者金乌,乃是万分轻举妄动的做法。因为能找着的,考古大师们早就作了完整的研究儿,我们即使到了那儿,也没有希望得到啥新的结果儿。”
哈定礼貌地喃喃道:“我明白了。”
“来吧,阁下,”皮翰纳说,“我想我们该回去了。”
“啊,对,也许真该走啦。”
当他们离开放映室之后,哈定突然说:“阁下,我能请问您一个问题吗?”
道尔文大人露出和气的微笑,还优雅地挥着手来强调他的语气。“当然可以,亲爱的朋友。只要本大人粗浅的学问帮得上忙,都万分乐意效劳儿。”
“阁下,这个问题严格说来不是考古学。”
“不是吗?”
“不是。我的问题如下:去年我们端点星收到一则消息,是关于仙女座三号的第五颗行星上核电厂炉心融解那件事。关于这个意外,我们只得到最简单的报道──详细情形完全不详。不知道大人能否告诉我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皮翰纳噘起嘴。“你怎么拿这种完全无关的问题来打扰大人。”
“皮翰纳博士,一点儿也不会。”总理大臣帮哈定解围,“真的没关系,反正这件事儿也没啥儿好说的。那儿的核电厂的确发生炉心融解,真是一场大灾难,你知道吧。我想那是放射性污染。其实,政府正在认真考虑颁布几条限令,今后要杜绝核能的滥用──不过这种事儿不适合公开,你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