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帝的诱饵(第14/27页)

万千生物都是某种习性的奴隶啊。

傍晚他们告别陈叔,仍坐农场的便车回城,每人提着一个颇为沉重的化肥袋,里面塞着七八条鱼,是捕鱼的伙计们分给他们的。仨人在市区的十字路口分手,各自回家。许剑正扛着袋子往家走,忽然听到贾小刚的喊声,扭头看看,他在寂静的街道飞快地追过来,肩上的袋子累得他气喘吁吁。许剑停下来,忽然意识到,实际在整整一天里,贾小刚一直像有啥话想对他说,只是没有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现在一离开仝宁,他就拖着重袋子来追许剑。追上后他嘻嘻笑着,迫不及待地说:

“许劍你知道不,咱们仝哥有毛病,生理上有毛病!”

许剑脸红了,嗫嚅着说:“你……什么意思?”

原来贾小刚并不是来揭穿许剑昨晚的“丑事”,仝宁在折腾许剑那会儿小刚根本没醒。不过昨晚仝哥对他俩可是不偏不倚,前半夜是许剑,后半夜是小刚。天快亮时小刚被惊醒,发现一个光身子压在他身上,他慌得正想喊,发现竟然是仝宁。当时他很惶惑,没有勇气面对尴尬,也不想和仝哥翻脸。好在他有急智,装着是在睡梦中翻身,嘴里还哼哼哝哝的:谁呀,压着我啦,气都喘不过来。然后把仝宁推下去,自己滚到席子的边缘去睡觉。仝宁被推下后,悄无声息地睡了,没再折腾他。过后小刚发觉自己档部不对劲,用手一摸,冰凉精湿一大片,是仝宁留下的精液。

“许劍你说这是为啥?仝哥为啥喜欢和男娃儿干这事儿,不喜欢女娃儿?”

许剑只有摇头:“不知道,我不懂这种事儿。”

“仝宁对你干了没?”

许剑又摇摇头:“没有,真的没有。”

小刚没有怀疑,笑着说:“那你可得防备着,说不定哪天他也会找你。依我看,他这次带咱俩来农场玩,一开始就打着这个主意。”想想又说,“他保准对前几茬小郎当们也干过,我敢打赌。”

面对小刚明朗的目光,许剑觉得自卑。他无法像小刚那样豁达坦然一一他和小刚不一样啊,昨晚的事件里包含着他本人的“丑事”,怎么能向别人抖露呢。

一个13岁男孩的心态是无法理清的,惶惑、负罪感、还有按捺不住的好奇。毕竟仝宁帮他发现了自身的一个秘密,让他尝到令人筋骨俱酥的快感。性欲一旦醒来,就再也不会沉睡了。

这件事他一直深埋在心里,即使在医学院毕业又结婚后,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了,这件事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在一种复杂的心态下,他们并没有立即同仝宁断绝来往,之间的友谊又维持了一段,然后慢慢中止,渐行渐远了。因为这种友谊总有那么一点儿不安全感,并随着年岁渐大而变浓。毕竟这种关系是单方面的,许剑并没有同仝宁干那种事情的欲望——虽然忆起两人肌肤相接时的快感,多少有点留恋。以后同仝宁在街上碰面,仝哥仍是亲密无间,但许剑及贾小刚都多了疏远和戒备。

直到从医学院毕业,许剑才知道,仝宁这种性怪癖可归结为轻度的同性恋。它既是心理性的,也是器质性的;与先天有关,也与后天环境有关。艾森克的变态人格理论中说,遗传因素造成的人脑生理特性差异是人格差异的重要基础,这首先表现在脑皮层兴奋性水平或称之为神经系统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较低。变态人格一般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不利,从而导致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迟缓,这种人格发育不全,和智能发育不全一样,是终生难以弥补的。

其实这些拗口的专业论述不如张上帝的大白话。他说上帝在造人时难免出点小差错,某根神经被连接错了,或者某处的内分泌水平稍有失调(这些细微之处的差错,现代医学还无法认识),或是人格确立前被置于一个错误的环境,于是世上就多了一个性怪癖者。

人类只是一群提线木偶,我们爱、恨、悲、怒、喜、愁、偷情、嫉妒、情杀、殉情、纵欲、自淫、兽奸、乱伦、性倒错……忙得不亦乐乎。人类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是自已的主人吧,但实际上,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听命于上帝手中的提线。

不同的是,一般人身后的提线是“正常”的,而仝宁身后的提线断了一根,或者是两要绞在一起了。与许剑后来认识的门老师相比,仝宁还是比较幸运的。他算是双性恋者,在对男性着迷的同时,还能勉强维持异性婚姻,生儿育女,维持一个家庭。但伤害还是有的,一根提线的异常足以影响一个家庭的一生。

那次诊病之后,池小曼没再找许剑。阳台上的观赏仍在继续,那边的三点式穿戴也一如往常。不同的是她常常仰脸盯着这边看,目光对上后,许剑总是心旌摇摇不能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