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6/7页)
“听到了吗,教授?”
“噢,亲爱的女士,我从未反驳过你的观点。”
“农民的利润增长还不止四倍,因为正如怀娥所说,现在他们必须以政府垄断的高价购买水和其他一些东西。假设整个过程都是自由贸易,他们的利润将会增长六倍左右。但这个幅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又将有所下降:出口价格的上升必定引起月球消费水平的提高,包括商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综合以上因素,月球人最终的整体生活水平将提高两倍左右。同时,人们挖掘、封固农事隧道、开采冰矿、改进种植手段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所有这些又将引起出口的进一步增长。但不管怎么说,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粮食短缺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此由于出口的增长导致的利润下降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
教授开口道:“可是,迈克先生,那只会加速月球资源的枯竭!”
“这项预测说的就是短期收益,教授先生。要我根据您的论断,从长远的角度谈谈吗?”
“洗耳恭听!”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月球的重量是7.36×1019吨。因此,在包括月球和地球人口数在内的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目前的出口速率,持续7.36×1012年以后,也才用完月球的百分之一——取整数的话,就是7万亿年。”
【扫校者注:由于TXT文本无法显示上标,故上段7.36×1019应为7.36乘以10的19次方;7.36×1012应为7.36乘以10的12次方。】
“真的!你确定吗?”
“欢迎核查,教授。”我说道:“迈克,这不是玩笑吧?如果是的话,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这不是玩笑,曼。”
不过,教授恢复了常态,补充道,“我们输送的不是月球的外壳,而是我们的生命——水和有机物。不是岩石。”
“这个我已经考虑到了,教授。这项预估有一个前提:受控嬗变——即一切同位素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从目前尚不能产出能量的物质中提取,即使岩石也可以被转化为小麦、牛肉和其他食品。”
“可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这种嬗变!朋友,这太荒谬了!”
“可我们会知道怎么去做的。”
“迈克是对的,教授。”我插嘴道,“当然,今天我们一无所知,可是总有一天会知道的。迈克,你有没有算我们要多久才能做到这些?或许可以在储存资料中试试。”
迈克伤心地回答:“曼,除教授外我惟一的男性朋友,我当然希望教授也能成为我的朋友。我尝试了,但没成功。受控嬗变的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为什么?”
“因为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在理论上作出重大突破。根据目前我所有的数据,无法预测何时何地才会出现作出这种突破的天才。”
教授叹了口气:“迈克我的朋友,我不知道是该宽心还是该失望。不过在目前,你的预测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是有意义的!”怀娥说,”说明只要我们需要,就可以发掘出天才。告诉他,迈克!“
“怀娥,我非常遗憾。你说的正是我期待的。可是问题仍然存在:天才可遇不可求。不行。我很抱歉。”
我说道:“这么说教授是对的?我们可以把赌注押在他的理论上吗?”
“别急,曼。昨晚教授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一吨对一吨,等量的以物易物。”
“他是提到了。不过那种做法实现不了。”
“只要成本够低,地球人会同意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说,把货物从地球上运到这里的费用不高于用弹射舱把它们发送到地球上的费用。这方面只需一点小小的改进,毋须理论突破。”
“你把这称为‘小小的改进’?”
“相对于刚才的问题,是的,曼。”
“亲爱的迈克,那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做到?”
“怀娥,在目前数据匮乏的情况下,我只能凭直觉做个粗略的预估:五十年左右。”
“‘五十年’?噢,那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自由贸易呢。”“怀娥,我说的是‘五十年左右’——不是‘五十年’。”
“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我告诉她,“迈克的意思是,至少五十年,至多五百年——对吗,迈克?”
“是的,曼。”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估算。教授指出水和有机物被运到地球后就一去不复返了——对吗,怀娥?”
“噢,当然。但我觉得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程度。在资源枯竭之前,我们总会想到办法的。”
“好,迈克——如果没有低成本的运输,没有同位素嬗变:月球多久以后将发生资源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