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外星人,你在哪儿?(第2/6页)
综上所述,巨大的外星人理应需要非常强健的四肢。但如果外星人和我们的化学组成完全不同,就另当别论了。外星人的骨头可能比我们的骨头要结实,它们可能生活在质量更大的星球上,是一种能承受更大重力的硅基生物。
谈到外星人时,重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外星人可能出现在重力比地球大得多的星球上吗?也许外星人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因为举步维艰;或者外星人可能飘浮在重力很小的星球上,就像雷·道格拉斯·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纪事》(Martian Chronicles?)中的气球生物一样;也许它们的结构异常脆弱,身体会被地球重力瞬时损毁。
非常轻的外星人的极致状态是没有质量。除了人形外星人以外,《星际迷航》里还有一类备受重用的外星人——“纯能量”,它除了闪光点和缥缈的声音以外不需要任何昂贵的特效。在早期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以没有实体的能量形式存在是比较常见的,但近期的科幻作品中则没有那么多这样的外星人了。也许早期科幻作品是为了迎合宗教中“无形体的灵魂”的概念,但这越来越让持怀疑态度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接受。
更大的问题也许是“科学元素”,就像在化妆品广告中宣传的那样。我很难想象一个纯能量的生物如何作为一个物理实体存在,因为这必定需要一些类似于第4章中讨论的力场机制。这也许会非常复杂,因为它需要储存记忆,让大脑感受无形的能量。同时,我也很难想象这种生物体的进化机制。就像早期科幻作品中描绘的外星人那样,它们曾经有实际的肉体,利用某种科技变成了纯能量状态的生物,但这些作品并没有解释清楚它们如何不借由任何物质和其他物理实体相互作用。当谈到具体的物理细节时,我们就会发现纯能量的生物是不切实际的。
诚然,我们可以想象出计算机中的电线被能量替代的样子。这些能量——光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以各种方式连接,并不受影响地传播下去。这种能量不受物理实体的约束,也不需要存储和处理的空间,它会按照光学原理向外辐射扩散,这确实是个理想化的想法,但是在生物体中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能量和物体的复合物有可能存在,但是纯能量的生物却不可能存在。
早期科幻作品中常见的另一种外星人用到了生物科学的概念,即外星生命是基于硅的,而不是基于碳的。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和碳属于同一族,硅在碳的下面,硅和碳都是通过灵活的四键结构组成共价键。地球上的陆地生物是基于碳的,因此早期的科幻作家想象出基于硅的“石头生物”似乎是合理的。但是,硅的原子核比碳大得多,这导致硅不能像碳一样形成五花八门的长链结构。
组成生命的DNA、RNA、氨基酸、蛋白质复杂多样。人类的1号染色体不能算陆地生物中最大的染色体,但这条染色体包含100亿个原子。用更多、更简单的分子组成生命固然有可能,但是生命的复杂程度决定了组成生命的分子肯定也比较复杂。硅可以形成和碳类似的结构,比如硅烷和甲烷的结构类似,但是硅基分子更容易和水发生反应,所以形成有机生物很难,石头生物也不太可能出现。
我们确实在太空、彗星和其他一些星体中发现了地球上生物的基本组成物质,比如氨基酸,但我们没有在这些地方发现硅基物质。虽然自然界中有一些硅基分子,但无论是数量还是多样性都远比不上碳基分子。虽然地球上硅元素的绝对含量相当于碳元素的1 000倍,但碳元素却是生物的主要组成元素。(事实上,绝大多数碳元素都出现在生物中,而硅元素的分布则更加广泛,如果可行,它本应该用途更广。)
不管外星的生命形式是不是基于碳元素,绝大多数科幻作品都把外星人描绘成我们的敌人。的确,高智商的外星人没必要穿越星际来到地球向我们宣战,但早年间,威尔斯笔下冷酷的火星人是一群穷兵黩武的怪物。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自然选择是一切的动力。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下,科技领先的外星人来到地球的原因绝不是表示友好、进行文化交流,而是掠夺资源。
在纸浆时代(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还要淫掠“我们的女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两性态度。事实上,那时候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更像曾经的维京入侵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只是穿着的衣服不同。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警告世人,外星掠夺者会把人类置于危险的境地,这算是科幻作品和科学界的共识。
2010年,霍金在探索频道的一部纪录片里表示,外星人会有意利用我们的资源。霍金说:“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结果就会像哥伦布来到美洲大陆一样,美洲原住民并不会因此受益。”正如一些科幻作品描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太空发出信号,希望能和外星人互动。但是霍金建议,我们应该尽力隐藏自己的存在,减小交流的可能性。霍金说:“我们看看自己就会明白,我们是不愿意和其他高智商的生命体相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