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战争 (末日三部曲2)(第5/8页)
其实他只留下一个简单的AI驻留程序,可以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或许还有些关于家庭的个人记忆片段,他不想存在别处。
悲伤漫过心扉,麦蒂再次失去了爸爸,因为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场无法取得胜利的战争需要爸爸参与,麦蒂却没有了他的陪伴。
麦蒂敲击着键盘,告诉他自己的沮丧。除了一遍又一遍地发来心形符,爸爸的替身什么都没说。
两个星期过去了,外婆的住所成了社区中心。人们要么来给DVD(数字视频光盘)播放器、手机和电脑充电,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得玩,要么借电泵抽取可以饮用的井水。
有些人吃光了食物,带着窘迫的表情把外婆拉到一边,提出买几罐烘豆。可外婆总是推开他们的钱,请他们留下来吃晚餐,然后还在他们离开时送上不少吃的。
猎枪倒是一直没用上。
“跟你说过,我不相信你爸爸的末日见解。”外婆说,“除非我们放任自流,否则世界不会变得那么丑陋。”
然而,麦蒂担心地目睹了发电机的储备柴油耗尽。她生气地面对所有来她们家消耗电力和能源的人,因为那是她们靠自己的先见之明存储起来的。她想把所有的燃料都留给服务器,保存好爸爸最后的灵魂碎片。理性地讲,她明白爸爸其实已经不在那里,那只是一组程序在模仿爸爸的部分记忆——是爸爸广博无边的新意识中微小的组成。可它也是与爸爸唯一的联系,像护身符一样被麦蒂紧紧攥住。
后来的一天晚上,外婆和妈妈,还有邻居们坐在楼下的餐厅,吃着沙拉和鸡蛋组成的晚餐,食物都来自外婆的花园。忽然灯光熄灭,发电机熟悉的嗡嗡声停止了,昔日汽车和附近电视的声音也早已不再有,顷刻之间,寂静和黑暗占据了一切。
接着,楼下传来抱怨与呼号。发电机终于停工了,最后一滴燃料已被耗尽。
麦蒂在房间里盯着黑暗的电脑屏幕,幻想着闪亮的荧光屏映衬在窗外满天星光中——为了省电,她早已关闭了显示器。方圆数里没有照明,这样的夏夜,星星前所未有的明亮。
“再见,爸爸。”她对着黑暗低语,灼热的泪水抑制不住地滚落面庞。
她们在广播中听说,一些大城市的电力供应已经恢复。政府承诺稳定局势——待在美国而不是其他国防较弱的国家,算是她们的幸运。战争还在肆虐,可人们开始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恢复工作。数百万人已经死去,还有数百万人将会被如失控过山车一般按各自轨迹席卷各国的战争夺去生命。不过多数人会在缓慢前行、极度落后的世界中生存下来。那个信息极为丰富的超级互联网世界,盛极一时的Centillion和完全共享等倍受爱戴的公司,比特比原子更值钱的时代,触摸屏和无线连接带来的无限可能,这些也许将一去不复返。可是人类,至少其中的一部分人,会渡过难关。
政府在大城市招募志愿者,他们可以为重建贡献力量。妈妈想去波士顿——麦蒂成长的地方。
“他们可能需要历史学家。”她说,“我们知道以前的事情怎么运作。”
麦蒂认为,妈妈也许只想忙碌起来,做点事情,不让悲伤情绪吞噬自己。爸爸承诺保护她们,可是结果又怎么样?妈妈从另一个世界复活了爸爸,却再次失去他——麦蒂只能想象,妈妈在坚强平静的外表下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世界已经满目疮痍,所有人都得贡献一点力量让它好起来。
外婆要留下来,“有菜园和鸡,我不会有事儿。假如事态真的很严重,你们需要一个可以投奔的家园”。
就这样,麦蒂和妈妈拥抱了外婆,打包上路。汽车的油箱已加满,她们还带了几桶邻居送的汽油。“谢谢你们做的一切。”他们说。在宾州乡下,人人都得学会在菜园耕种,动手做各种事情——没人告诉他们电力供应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还需要多久,但是一箱汽油也不会有多大用途,他们哪儿都去不了。
就在上车之前,麦蒂跑到地下室,拿出了服务器硬盘,她仍觉得爸爸活在那里边。她无法想象抛弃这些数据,即使它们不过是没意义的回声,或者说仅仅是一幅画像或面部模型。
她还留有一丝希望,却又不敢过于倚仗,免得自己会失望。
公路两旁,她们看见不少废弃的车辆。汽油快要用光的时候,她们就会停下来撬开油箱,吸出汽油。妈妈借机向麦蒂讲解她们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和州际公路系统以及再之前的铁路,它们连接整片大陆,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
“一切都是层层发展的。”妈妈说,“印第安人的土路上有了开拓者的马车车辙,随后19世纪需要通行权的铁路在此之上修建,最后同样的途径上才出现组成互联网的光纤。世界开始分崩离析,也是一层接一层的。我们正在剥离‘现在’的皮肤,生活在‘过去’的骨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