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面对愚昧(第13/24页)

加里森挤出一点尴尬的笑容:“你不会当面找他去说……”

“没有,我什么也没讲。”拉蒙特郁闷地说,“但总有一天我会的。可是他心里清楚,即便我什么也没说,他也知道骗不了我。”

“但是,彼得,让他知道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也没有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宣扬这个又有什么意义呢?说得严重点,你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里。”

“是吗?是他的名誉掌握在我的手里。我会将他揭露出来,剥去他骗人的外衣。”

“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拉蒙特咕哝道。其实他自己也一点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但这很荒谬。”加里森说,“你是不可能赢的,他会毁了你。虽然他不是爱因斯坦或者奥本海默那种伟人,但在当今世界,他甚至胜过这两位。对地球二十亿人类来说,他是电子通道之父,而电子通道对于人类的幸福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你是不可能撼动他的。既然事实如此,如果你还是想要这样做的话,只能说明你疯了。别再固执了,彼得,跟他说几句好话,认个错。不要成为第二个狄尼森。”

“听我说,亨利。”拉蒙特一下子怒了,“省点心吧,不用你管!”

加里森猛地站起来,一句话没有说,走了。拉蒙特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或者说,至少失去了一个朋友。但最终,拉蒙特认为付出的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因为加里森的一句话将他的研究引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加里森的话大意上是这样的:“只要电子通道仍然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那么哈兰姆的地位就不可撼动。”

拉蒙特心中猛地一亮,他第一次把注意力从哈兰姆身上转移到了电子通道上面。

电子通道究竟是不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关键,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蹊跷呢?

拉蒙特对平行理论的历史非常了解,他说的这个“蹊跷”不是凭空猜测的。当他们宣布电子通道的原理就是将宇宙中的电子转移到平行宇宙中去的时候,就有反对者质疑:“如果所有的电子都被发射过去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不过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即便是最大规模的发射,宇宙中的电子已足够维持万万亿年。而整个宇宙,以及平行宇宙能存在的时间,跟这个时间相比都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个反对的理由就更加复杂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电子都发射过去。因为随着电子通道的运转,平行宇宙中的负电荷会越来越强,同理我们宇宙中的正电荷越来越强。这样每一年随着电荷的不断增强,要克服斥力,发射电子就变得越来越难。当然,我们实际上发射的是不带中性的原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原子核周围电子轨道的扭曲,就会产生相应的电荷,再加上随后放射性的变化,电荷还会大幅增加。

如果在发射过程中电荷不断集中,那么它对已经失去电子的原子核所产生的作用,将会迫使电子通道立刻停止运行。当然了,还有一个发散的问题:那些积累的电荷会被发散到地球以外的空间,而且在设计电子通道的时候,人们已有所考虑。

地球上不断增加的正电荷迫使带正电的太阳风更加远离地球,地球的磁场因而不断增强。不过多亏了麦克法兰(拉蒙特认为他才是伟大发现的真正主人)的研究,人们得以知道这种排斥效应已经越过某个临界点。太阳风可以把从地球表面排斥出来的正电粒子越来越多地吹走、吹散在外逸层空间。所以即使电子通道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电子通道站越建越多,地球的正电荷却只有微小的增加。地球磁场范围也只是扩大了几英里而已,变化微乎其微。正电荷最终会被太阳风吹走,散布在太阳系广袤的空间里。

即便是这样——即便假设电荷以最快的速度被吹散,宇宙和平行宇宙的电荷差终有一天会达到足够的数值,迫使电子通道停止工作。这个时间,与用尽所有电子需要的时间相比,只有万亿分之一。

这就仍然意味着电子通道还能工作一万亿年。只有一万亿年,但是已经足够了。一万亿年已经比人类能够存在的时间,甚至太阳系存在的时间都长得多了。如果人类真的能存在那么长时间(或者是继人类之后某种更高级的生物),那么他们无疑能够想出别的办法来应付这种情况。在一万亿年里,人们能做很多事情。

拉蒙特不得不承认事实是这样的。

但随即他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或者说是另一条思路。它来源于哈兰姆为普通大众写的一篇科普文章,拉蒙特记得很清楚。于是他忍住心中的厌恶,把这篇文章找了出来。研究一下哈兰姆将他的理论系统发展成熟之前都说过什么,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