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年以后(第3/4页)

“我坐在一块平地休息了半晌,举目四望之际,突然发现一个一直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那就是独立式的房屋已经完全消失了,也许是连同那房里的主人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翠绿的草坪中到处都是高大的宫殿式建筑,此时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群居生活,带有我们这一时代烙印的,充满英伦风情的独立小屋,早已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

这时我不禁自言自语说道:“听起来像是共产主义社会。”

“接下来我又联想到其他方面,首先从接触最多的这些未来人开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便是这些身材矮小,穿着统一服装的人们,仿佛都是经过了一条生产线加工之后完成的,他们的四肢都是圆滚滚的,偏向于女孩的肢体,吹弹可破的脸上没有一根毛发。说实话不止你们会问,我自己也非常惊讶,这么明显的事实我怎么没有早点注意到呢?不过令我欣慰的是,这次我真真切切地看清了他们的面孔,并帮助我得出了很宝贵的结论:这些未来人类性别特征已经比较模糊,甚至小孩子在整体外形上也只是比父母缩小了几个号码而已,而且生理上成熟非常快。我对自己的结论很有信心,因为随后还找到了能够支撑我这一理论的宝贵证据。

“原本在进化史上,人类外形的变化只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作为靠体力求得生存的年代,男性自然强大些,有力些,致使男强女弱的形态一直常见于一般的社会家庭与职业范畴。但是这样的规则不再适用于此时这些人们,他们没有了生存的压力,整日悠闲自在。在人口数量充足而且不存在性别分化的前提下,自然没有必要过多的生一堆孩子,至于生男还是生女,则更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了暴力因素困扰,后代得以顺利繁衍也成为可靠的现实,所以家庭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削弱。其实这一现象,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也已经开始露出端倪了吗?而人类发展到他们那个年代,这一转化应该早已完成。可是,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啦!

“很快我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别处,我发现圆形盖子下有一座很独特的建筑,形状有点像一口井。我心想,这里真是什么奇怪的东西都能看到。但也只是一个闪念而已,很快我又回到了刚才的思索之中。我的腿脚向来都很麻利,加上现在已经快到山顶,不会再有小人们聚集的大型的建筑物,所以轻轻松松我就将那些跟着我的人甩在远处,奋力向着山顶进发,内在充斥着某种莫名其妙的自由和探险的快感。

“没想到在山顶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把椅子,仔细观察这把椅子:它的材质是我从未见过的黄色金属,但有好几个部位已经被粉红色的锈迹所覆盖,最抢眼的是它的两个扶手,竟然做的像某种怪物的头颅。我把半埋在土里的椅子拉出来,简单擦拭几下之后自己坐了上去。经过了这样漫长且匪夷所思的一天,我终于能够俯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好好欣赏一番这万载难逢的美景。西天的云彩被落日映照的光彩夺目,地平线也被染成了艳丽的紫红色。紧接着闯入视线的是一条巨大的抛光金属带,等等,原来那是夹在两道山谷间的泰晤士河啊!最后挤满整个视野的便是先前曾提到过那些如散落在地毯上的白斑似的大型建筑。还有许多或白或银的雕像以及或圆或直的尖塔点缀其间。这里看不到篱笆,看不到任何产权归属性质的标记,更加看不到任何田地,能看到的只是那些低能的小矮人们在一些尚未荒废的巨型宫殿中进进出出,是的,八十万年后的这里,已经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个荒原。

“大家注意了,现在我要进入重点内容了,也就是告诉你们那天晚上我目睹的所有事情,不过后来我才觉察,也许我所讲的或者亲眼目睹的,并不是事实的全部,或者说仅仅是真相的二分之一而已。

“看着正在下落的夕阳,我仿佛看到了正在经历相同命运的人类自身。我脑海中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我们如今所从事的社会劳动,给人类带来的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福利和进步。但又转念一想,仿佛事实有人却会如此。按照‘适者生存’的法则,有需求才会有力量,过于安逸只会滋生衰败。看看我们的种种成就,我们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断征服着自然界,直到可以完全操控它。我们如今正在为之奋斗的文明化进程,我们曾经只敢在梦里幻想的事情,在80万年之后的人类社会早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不论怎样循环往复,历史的潮流必定是向前发展的。虽然这一阶段人类的探索能力还不够发达,大自然也在我们改造的过程中被弄得心惊胆战。如科学能够征服的人类疾病还只是冰山一角,卫生和农业也只在起步阶段,我们尝试自己去创造有益的物种,不过收获甚微,大自然的生存规律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改良桃子,无籽葡萄,变种鲜花,可以自动化饲养的牲畜,这一切的发生,都显示出我们从未间断的努力。尽管收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人类社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终有一天这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设想,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理性、修养、协作,这些被人类奉为信仰观念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自然也在不远的地方等待人类的君临天下。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都将驶向‘适应人类需要’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