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皇以间之(第3/3页)

------------------------------

翌日,垂拱殿升朝,皇帝逐一轮对单独召见各部官员。

内侍将吏部侍郎念完的上殿札子接过转呈皇帝,“由京东西路转运使为监司官举荐江宁知府姜赋正,姜赋正为官二十余年先后历任著作郎、徐州通判再到江宁知府其政绩卓著但一直未得到升迁。”

皇帝打开吏部侍郎呈的札子,笑道:“朕希望卿不是因为他的姓而向朕提起的。”

吏部侍郎睁着双眼屈膝跪道:“陛下明鉴,臣在吏部多年得陛下信任,深知朝廷官员关乎社稷关乎天下万民丝毫不得马虎,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亦不敢生半分攀附之心。”

“姜赋正...”皇帝看着札子上所提的现官职与人名,“他的兄长至今还是户部副使吧?”

“是,姜副使被罢三司副使一职后便在户部副使上但任至今。”

“朝堂上已经有不少萧姓外戚了,朕不希望重臣之列再多几个姜氏,”皇帝俯身向前低声道:“或者是吕氏以及任何一位世家子弟。”

“是。”

“不过上次调回的鸿胪寺少卿,你可以多注意一下。”

“陛下,臣上次翻吏部各州县的职令状案底,发现刘书柏是太宗年间三甲进士,曾经任过京官。”

“太宗年间,这都多少年了...”皇帝敲着御座的扶手,“初与他交涉时为人圆滑,有能力但不显露,倒是像在刻意隐藏什么。”

“不过臣找到案底时是被封起的,上面盖有政事堂的章以及...时任昭文相姜文穆公的签署,也似刻意被藏封,事情过去久远吏部也早已换了一批人,臣对此事一无所知,或许只有亲自询问一下少卿。”

“这内廷输数不清的陈年旧事,一张画作一副墨宝,只怕细究起来又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先置于那儿吧。”

“是。”

吏部侍郎走后六子上前不解道:“姜赋正是圣人的亲舅舅,其能力与才华调入京中应该能成为官家的一大助力。”

皇帝摇头,“都是些老顽固,治国还行...这些世家一旦收拾起来极为棘手,姜氏嫡出,就留一脉在金陵吧。”

吏部侍郎回去后将吏部草拟的改官部符销毁,一旁的员外郎不解道,“今儿才写好的,侍郎怎么就给毁了?”

“没用的东西还留着做什么。”

“可是要改官调姜知府入京不是官家的意思么?怎么又改变注意了...”

“还不是上次御史中丞公然在朝堂反对官家,咱们这位官家骨子里狠绝可一点都不亚于先帝,这般记仇,咱们以后还是少说话多做事,多听圣旨少揣测,少自作主张给自己惹麻烦。”

觉得有理的官员连连点头。

干元二年二月中旬,吴国长公主风波过去,吕士承丧事相府未敢大办,原驸马都尉宅改为吴国长公主宅,吴国长公主母女仍居大内,皇帝召宗正寺卿修牒谱,吴国长公主长次女皆赐改国姓,遭到大臣反对。

替宗室出女改姓的同时又下诏赐名宰相吕维功臣号,推忠协谋亮节功臣、加金紫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

都进奏院刊行的邸报几乎与诏书同时出台,民间小报复奏,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东京城,也将权相彻底暴露于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