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5/6页)

会议室里,两名公安正在和一名男人谈话。

“我十八岁进捕房,三十五岁进上海市警察局刑警处。穿了二十年警察制服,做过好事,也做过不那么光彩的事。我脾气不好,但不算坏人。只要刑侦科用得上我,我愿意无条件留下来。”说话的人,正是肖大头。

公安:“你已经干了二十年的警察工作,很多人如果像你这样都会觉得厌倦了。能说一说为什么还想继续做这份工作吗?”

肖大头笑了:“因为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人,他让我对当警察重新有了信念。”

谈话没多久便结束了。肖大头从楼上下来时,去顾耀东办公室送档案的那名公安追了上来。

“肖德荣同志?”年轻公安热情地朝他伸出手:“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

“我被录用了?”

“是。部门是刑侦科。我们科长亲自录用的。”

“小同志?你们刑侦科的科长姓什么?”

年轻公安刚要张口,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肖大头背后传来:“姓顾,顾耀东。”

肖大头笑了,他知道从今天起,肖大头终于可以做回肖德荣了。

顾耀东沿着木楼梯一阶一阶走上去。他喜欢从楼梯间透下的狭窄昏暗的光束,喜欢踩在暗红斑驳木头上的吱呀响声,这很有仪式感。

越往上走,人便越少。转过一个弯,走廊的尽头是户籍科。屋里除了一名值班公安,就只有满屋的木质档案柜。屋里弥漫着旧时光般的安静。

见顾耀东进来,那名公安从抽屉里拿出户口登记簿递给他:“顾科长,这些是昨天新登记的户籍,刚整理出来。”

“谢谢。”

“四年了,您每天来翻户籍登记簿,到底在找什么人啊?”

“一个老朋友。”

登记簿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还是没有吗?”

些许失落,些许坦然。顾耀东将登记簿整理好,放还到桌上。

“也许,是他觉得还不到见面的时候吧。”

广玉兰树下的小饭馆有了新气象,客人多了,也有了服务员。顾耀东好容易才找到个空位坐下,一名年轻服务员热情地替他擦干净了桌子。

“同志,您要吃什么?”

“麻烦给我一碗菜泡饭。”

服务员去了厨房。顾耀东还和以前一样,从柜子里拿出工具,准备去修窗户。但是他意外地发现窗户一点问题都没有。

服务员正好端了菜泡饭过来。

顾耀东:“小同志,这扇窗户有人修过吗?”

“不好意思,我才刚来几天,不清楚。这是您的菜泡饭。”

“谢谢。”顾耀东狐疑地看了窗户一眼,放下工具吃饭。他吃了两口,似乎觉得味道不对,竟然一点都不咸。心想自己有段时间没来,老板的厨艺倒是好多了。

临走时,他照例从罐子里拿了小鱼干。走到街角,正打算把小鱼干放到喂食的地方,却看见有人已经在他之前放了鱼干,那只胖胖的野猫正津津有味地吃着。

顾耀东怔了片刻,忽然转身朝饭馆狂奔而去。他径直冲进了厨房,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老板娘正好买菜回来:“耀东来啦。”

“夏处长回来了?”

老板娘一脸茫然:“什么?”

顾耀东激动地问道:“刚才那碗菜泡饭是您给我做的吗?”

“我去买菜了,刚刚不在厨房呀。”

“可是刚才有人给我做了一碗特别好吃的菜泡饭!窗户修好了,猫也喂了!”

老板娘转头问一旁的服务员:“小林,厨房刚刚有人吗?”

“没有啊。”

顾耀东蒙了:“那你端给我的菜泡饭……”

那名年轻服务员说道:“我进厨房的时候,已经放在灶台上了。我以为是老板娘提前做好的。”

顾耀东失魂落魄地走出饭馆。一片硕大的白色花瓣徐徐飘落在他肩上。他抬眼望去,同那年夏继成第一次带他来这里时一样,门口的广玉兰树仍是一树白花,硕大的白色花朵在阳光下耀眼到令人恍惚,仿佛是梦里才能见到的景象。

一声“丁零零”的电话铃声传来。

他蓦然望向街边的电话亭。刹那间,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冲进电话亭猛地抓起电话。电话里并没有人说话。顾耀东和电话那头的人长久地沉默,时间仿佛静止了。

终于,他忐忑地,充满期待又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处长,是你吗?”

电话里的人轻声说道:“顾耀东,谢谢你没让我失望。”

又过了片刻,电话“咔哒”断了。

顾耀东紧紧抓着电话,心潮起伏。

顾耀东刚开完会回科长办公室,母亲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他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紧张兮兮地一问,结果是通知他亭子间要租出去了。

“妈!不是说好了亭子间不出租吗?……你等我马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