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各种菜式(第4/5页)
说完后她又是担忧,关切说:“这轮椅你坐着有什么不舒服?阿木也是第一次做,我们自己试了感觉不出来,若是你坐着有什么不舒服的不要忍着,说出来好叫阿木改一下。你瞧这垫子可是我特意做的,你知我手艺不好,还有一个靠背没做完,我还想着当生辰礼……”
王婶是个什么都表现在脸上的性子,她现在的表情就随着她说话的内容不断变化,瞧着十分有趣。
林婶和秦婶对视一眼都有点无奈,她一向是这样话多得不得了,只要她在是决决不会冷场的。
秦婶和林婶索性帮着六叔和祥叔搬罐子,陆芸花早都缩回厨房加速做凉菜去了,卓仪和陆木匠带着几个孩子去屋里搬桌子凳子。一时间院子就剩她两人,任是余氏每次只简单回几句,王婶充满热情又带着快乐的声音还是叫院子里产生了一种五六个人说话聊天的热闹感。
“开饭开饭!”
等卓仪把生鱼脍和芥末放在桌上的时候,陆芸花刚给羊腿洒下一把调料后翻了个面:“烤羊腿还要一会,我们先吃,把地方空出来。”
这本就不是什么用来筵席的桌子,大家挤挤挨挨好不容易才坐下,只是陆芸花的菜都是大锅大碗,桌上实在摆不下了,连寿桃都寻了个小桌子放在一边才算放全,不吃点把桌面清一清这羊腿是怎么也放不下的。
由寿星先动筷子,在大家满是祝福的注视中余氏轻轻夹了一块红烧鱼放入口中,她知晓大家都等急了,都没有去细细品尝,只大略尝到浓油赤酱的美味便招呼大家:“好吃,大家都动筷罢!”
陆芸花第一筷子夹了薄如蝉翼、颜色粉白的生鱼脍。
现代人们常吃“生鱼片”,古人其实也很喜欢鱼脍,当然因为地理条件,除非家住在沿海有海鱼吃,大家吃鱼脍多是河鱼,切成薄薄的片蘸着芥末姜蓉等等材料做出的酱料,滋味极美。
遵循本土口味,现代也有诸如“顺德鱼生”、“客家鱼生”之类的菜肴,依旧选用河鱼,用各式香料抓拌,去掉腥味保留鲜美,又是一种不用于用海鱼所制的生鱼片的滋味。
当然也有要注意的,鱼一定要在活着的时候放血,不然鱼肉不仅不白还会失去爽脆、带上河鱼特有的“泥土味”。
卓仪显然深谙此道刀工也极好,他切出来的鱼片边缘整齐、大小相近、薄厚一致。白生生的鱼片一片片码在深色陶盘里的时候如同深色盘子里盛了一碟新雪,又如深色虬枝上开出点点白梅,漂亮极了。
陆芸花沾了点芥末把鱼片放入口中。
先涌上来的是芥末特有的刺激,仿佛有一股燃烧着的火焰从舌苔冲到鼻腔,眼睛瞬间涌出生理性的泪水,但这股劲儿来得快去得也快,只一会儿就不见了。
鱼肉弹牙,似乎能在咀嚼间感受到一种无比鲜活的脆嫩,但随着鱼片的咀嚼,河鲜特有的腥味伴随着鲜味开始扩散开。
这时候芥末那特有的芳香和辣意便化身一道屏障,用自己的味道轻轻卷起鱼片,把鲜味高高托起、顺便把腥味小心掩在身下,就只能吃到鱼片微脆爽快的口感和鲜活自然的滋味了。
这个芥末是芥菜成熟后的种子研磨而成,用的是黄芥末,味道和生鱼片用的“山葵”相似又不一样。黄芥粉也是卓仪带来的,每次使用只要把芥末粉用水化开,冷却后就能吃了,很方便。
陆芸花许久没吃生鱼片,这次鱼脍水平极高,让她忍不住多夹了几口。
鱼、羊才是鲜,现在桌上有鱼也有羊,但包括卓仪在内,其他人第一选择不是白白嫩嫩的生鱼片和造型普通的红烧鱼,而是仿佛在太阳下面闪着光的棕红色黄焖羊肉。
羊肉早已酥烂,陆芸花选的是羊排和一些脊骨,此时若是夹了羊排吃,能感受一番什么是一口下去马上脱骨,只瞬间便能连肉带汁吸进嘴里,留得骨头上干干净净。
羊肉是一种味道很特别很浓烈的肉类,若放在一边的羊汤是滋味醇厚的平和,那黄焖羊肉就是火热浓香的冲击。
羊肉不好的话,黄焖这种重口味会是最好的掩盖方法,但若是像现在这样羊肉肉质很好,那黄焖羊肉这道菜便会像霸道不讲理的将军,毫不留情斩断其它菜品在食客那里的存在感。
陆芸花制做的时候放了各式香料烘托,大家吃的时候便感觉滋味全都进了肉里,吃一口,浓油赤酱的咸和火热包容的辣混合在一起,还带着增加鲜味的甜,互相影响又互相衬托,似乎哪个都不能少。
羊肉咬下时候没有鱼片那样脆爽,而是“丝丝缕缕”地在口舌间打架。但就是这样桀骜又不服管教,才能让人在耐心咀嚼中尝到混合着调料咸香的羊肉汁水,就是这种“大口吃肉”的爽快感觉,会让人心里产生一种无比满足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