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落幕(大结局)(第8/12页)
待到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
赵佗转身,努力睁大眼睛,盯着面前的始皇帝像。
“陛下。”
他轻轻的唤了一声。
在夕阳中,赵佗仿佛看到了眼前的始皇帝像活了过来,金色的眼睛看向了他。
赵佗轻轻说着。
“陛下啊,你看看这个天下吧。我赵佗,未负大秦,未负陛下。”
在赵佗数十年的治理下,如今的秦国已经变得无比繁荣富强。
其疆域辽阔,西至于葱岭,北到漠北,东并瀛洲,南尽百越。
就连青海和藏地,亦有秦人出没的迹象。
四海之中,万邦族群,尽以秦人为尊。
九州郡县之内,府库充盈,粮秣溢仓,钱绳腐烂。
黔首万民,人人皆满面欢笑,无冻饿之苦。
至于科技上,更有火药开山裂石,热气球飞天而起……
在治国上,赵佗足以挺得起胸膛,向始皇帝汇报他的努力。
至于其他方面。
赵佗望向了远处的六世皇帝。
“九百年前,秦与赵同为一家。”
“九百年后,秦与赵再度合为一家。”
“陛下,你的后裔依旧是秦国的帝王。”
“而我赵氏则能和秦,与国同休,相扶到最后。”
“我赵佗是秦将,赵氏也将永远是秦将。”
赵佗轻轻说着。
他看到了金色的始皇帝像在光芒中对他点了点头。
高台外,夕阳落下。
赵佗露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笑。
秦六世皇帝六年,大秦镇国侯赵佗,薨于咸阳,享年一百二十岁。
番外:两千年后
皇历2244年,华夏大学历史学院。
“听说了吗,越南王的墓挖出来了!”
“越南王?哪个越南王,是姓刘的那个?”
“对呀,越南武王刘邦啊!”
赵兴刚走进教室,就听到里面的同学正兴致勃勃的议论着最近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越南郡思秦县,有一群大学生郊游爬山时发现一口古井,其井深不见底,有人不慎跌入其中。
待救援赶到后,发现这所谓的古井竟是一个盗洞,深近十米。
之后经过考古学家的现场勘测,以及对墓中文物的辨认,确认这座古墓是两千两百多年前的越南武王刘邦的墓。
说来也是幸运,发现古墓的盗墓贼并未打穿越南武王的主墓室,反而是打到了旁边陪葬的王后墓室,将里面棺椁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后便撤走了,并未发现正主的所在。
正因为盗墓贼的疏忽,越南武王墓这才完好的保全下来,并通过里面的陪葬品确认了墓主身份。
有人登录相关网站,在虚空中投影出刘邦墓的具体详情。
“这越南武王可真穷啊,墓里金银饰品,帛画书卷都没多少,尽是些盆盆罐罐,还比不过前段时间挖出来的和他同时期的彭越墓。”
“那是当然,你也不想想彭越可是秦朝的第一任西域都护啊,爵封伦侯,掌管西域三十六国的各种事项,东西贸易通商全都要过他的手,这样的肥差,怎么可能是刘邦一个蛮荒之地的山大王能比的。刘邦要是真有钱,就不会在遗书上还惦记着他那两百金了。”
听到这话,众人哈哈大笑。
赵兴亦忍俊不禁起来,想到了他前两天看到的相关信息。
刘邦墓里很寒酸,比不过同时期中原挖出来的一些高级官员墓葬。
不过想想很正常,别看刘邦号称越南王,其实就是一支秦国远征军的头子,据说他在秦军征服百越后,奉命率千人南下追捕逃亡的越人贵族。
越人十分善于逃遁,离开越地后南下进入广阔的安南半岛,刘邦一路紧随其后。
秦军终归是来自北方,不熟悉当地气候与环境,遭遇重重险阻,最终将那支越人追丢了。
或是惧怕无功而返遭受惩罚,或是起了就地称王独霸一方的心思。
总之刘邦并未率军返回秦国本土,而是留在半岛上,建国称王,因地处百越以南,故名越南。
其后人陆续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因为越南国的上层统治者是秦人,所以许多制度皆沿袭中原的礼仪,刘邦因有建国开疆之功,被尊为越南武王。
其国传八世,最终在秦军南下与身毒国大战的时候,被秦军顺手征服,从此归为秦之郡县,世代皆为华夏领土。
可以说,刘邦这位越南王在为华夏开疆拓土,传播文化上是有所功勋的,他的墓一经发现,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相比于他寒酸的陪葬品,墓中那封由他亲手书写的简牍引起的关注明显要大一些。
“咸阳欠寡人两百金!”
字迹模糊,但依旧能感受到刘邦这位越南王临终前的哀怨,以及对那两百金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