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第5/6页)

村长这才哆哆嗦嗦应下:“肯定,肯定是帮忙的。”

江芸芸点头,然后看向江渝:“你调解好了。”

谁知道江渝有点不高兴了,憋着嘴,扭脸不去看她。

“行了,散了吧。”江芸芸挥手,“莫日和村长留下。”

众人虽然好奇,但也只能跟着离开了。

莫日和村长面面相觑,紧张不安。

“没事,问问你们今年的收成,日子上有没有什么难处?”江芸芸笑说着,上前一步,顺手把江渝也带着一起。

要是很多人围在一起,他们是有很多话的,但现在只有他们一个人,那肯定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江芸芸也不计较,问着莫日:“我们兰州有一本农事册,你看过了吗?”

莫日一脸迷茫。

村长立马心虚了。

“汉字学会了吗?”江芸芸又问。

莫日尴尬摸了摸脑袋:“太难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但家里的小孩都让他们学,社学里也有教的。”

“回头去衙门领一本,让小辈们学学,里面育种,沤肥的办法都有,还有怎么养土的。”江芸芸仔细说着,“回头拿了哪家的东西,记得还回去,咱们现在靠自己的手吃饭,谦虚学习不丢脸,种地一开始难了点,但总归是有饭吃了,要改一改以前的生活习惯了,要是还是很喜欢骑马放牧,等攒一笔钱买来自己养自己吃自己买,也是一笔收益。”

莫日又尴尬又感动,只能呐呐点头。

“村子里有多少寡妇,生活不方便的人?”江芸芸又去问村长。

村长磕磕绊绊说不出来。

江芸芸脸色一沉,严厉说道:“去查,三日后来衙门给我汇报,记得带那个寡妇一起来。”

村长哎哎点头。

“都散了吧,马上就要腊八了,水渠早点弄好,开春也好种地。”江芸芸挥手。

两人对视一眼,左右各自离开了。

“看到没,这才是本事。”谢来背着手溜溜达达走过来,对着江渝挤眉弄眼说道。

江渝不高兴说道:“他是同知,自然说什么都是有用的,我现在最大的身份就是同知的妹妹,要不是这个,他们今日也不会请我来的。”

她想了想,又说道:“我要是同知,我肯定也行。”

谢来震惊:“你们家祖传这么狂。”

江芸芸却笑着直点头:“是,是这个道理,你没有这个权利,所以你的调解就只能点到为止,哪怕你调解的办法很好,其实今日便是江漾来,效果都比你好,因为她是狱卒。”

江渝更不高兴了:“你笑我!我说的不对吗!”

江芸芸却笑得更开心了:“我是觉得你真厉害,这个道理一眼就看出来了,但你却还没放弃这事。”

江渝斜眼看她。

“你要是喜欢这事,我给你在衙门安排一个位置吧。”江芸芸想了想说道。

所有人都震惊了。

“你这人也会徇私作弊。”谢来立马指责着。

江漾想了想又说道:“狱卒和衙役太辛苦了。”

“那算了,不让你为难。”江渝回过神来,不好意思说道,“我就是随便说说的。”

江芸芸摇头:“我就是看今日这场官司,突然发现汉蒙两族的矛盾还是早点调解的好,免得出现大问题,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去衙门,衙门也没这么多经历处理这个事情,所以化解纠纷在基层很重要。”

江渝不解:“怎么化解?”

“在衙门设立矛盾纠纷解决处,让他们有矛盾先在你们这里解决,要是可以解决,就签一份契书,不能让村长里长自己解决,回头都给我歪屁股,我好好的团结政策全给我弄坏了。”

江渝一听能帮到江芸芸这才开心起来:“那我肯定来。”

“让他们闹了矛盾先去你那里,不行再上衙门告状。”江芸芸背着手,转身离开,“你们的月俸衙门发,但是要求汉语和蒙古语都要会,最好还会其他语言,回回语,西番语,女真语,察合台语等等,我们兰州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记得我之前在国子监读书时学回回语的时候,有一本《华夷译语》的教材,还有其他衍生出来的各种《译语》、《杂字》、《来文》等等,我到时候写信拿几本教材来。”

“对了大明律也都要倒背如流。”

“脾气要好一点的,不能太急躁,但是胆子要大。”

“哎,还没和秦通判商量,等会我去找他问问。”江芸芸突然想起衙门还有一个佐官。

谢来噗呲一声笑了起来。

“你这每次找秦铭都没好事情,我看他见你就开始炸毛,整个人都很紧绷。”

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秦通判老想着偷懒,这可不行,咱们兰州现在蒸蒸日上,可不能把他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