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捡漏的第二十六天按部就班的走吧……(第3/5页)

“我不帮她,才是真的在帮她。”夫人轻轻摇头,“我若插手,江家的寡母难道就会罢休?她自己选的路,总要走下去的,不能遇到一点事儿就回来找我,我能帮她看顾,却看顾不了一辈子,希望她早点明白这个道理。”

安平侯却心疼死了,他巴不得女儿在家住着,夜里还偷偷摸摸去送银票,苦口婆心地劝。

可劝完日子还是要过的,哪有出嫁女老是赖在娘家的?但一提回婆家,温梅君嘴巴就跟蚌壳似的闭着。

他可怜的女儿哟,安平侯心疼坏了。

他忍无可忍,半夜敲儿子房门。

“你跟姓江的那小子关系好,你告诉他,再不来接梅儿,我就去揍他。”

半夜被迫亦未寝的温春辉:“……”

好在,第二天江玉净就登门拜访,好言好语地,说要接人回去。

主旨就是秋闱将至,家中需要妻子主持大事,当然,这也算是软梯子,间接表明他的态度,他是支持妻子的。

温梅君见状也没拿乔,跟着收拾东西回家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想通了。

温兰君还故作姊妹情深去送,扭过脸就痛快地大笑,丝毫不把站在一边还没走的温竹君当人。

“哈哈哈,三妹妹,你看到大姐姐的脸色没?跟猪肝一样,哈哈哈……”

温竹君笑不出来。

上次回门的时候,温梅君还是个会笑会哭会撒娇会发脾气的姑娘。

但这次回来,她亲眼看到一个女孩儿在短时间内如何学会隐忍,学会退让,学会做贤妻良母,所有人都在盼着、督促她改变,她再也不会有做姑娘时明媚张扬的模样,甚至她的余生,都将如此战战兢兢地度过,连眼泪都只能自己咽。

“好笑吗?”温竹君冷冷道。

温兰君一顿,看着三妹妹的背影,不屑地嗤笑一声,“装什么清醒好人?”

随后冷哼着走了。

喧闹的春日和初夏很快就过去,平静安稳,除了大姐姐偶尔回门,除此外没有一点波折,大家都各司其职。

温竹君和温兰君这段时间,都在帮着夫人拟大哥哥的聘礼单子。

侯府嫡长子的婚事,隆重又繁琐,付家又是礼部,礼数错不得一点,甚至还要参考旧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付家的嫁妆单子送过来,温家的聘礼单子也得回过去,其间两家的田产铺面,山林庄园,林林总总,都让温竹君和温兰君艳羡咋舌。

夫人也将库房打开,保证让付家满意,让大家都满意。

温竹君看得很是清楚,也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大户人家的儿子娶了门当户对的媳妇,婆婆的管家权慢慢就要交给儿媳妇了。

这么一嫁娶,好些人家的家底子都掏出来了,可不得让儿媳妇来支撑这个家,从夫人身上就能看明白了,等到儿媳妇成了婆婆,那份嫁妆就成了自家的东西。

聘礼也是这么个作用,肥水不流外人田,财富本就只是在各家流转,从不曾消失。

当然,其间的人情往来、两个家庭的融合、乃至朝堂之上,也在这一嫁一娶间,变得更加紧密。

总之,如同嫁女一样,每一家都能从中得到些什么,除了那对盲婚哑嫁的新人。

至于过不过得好,全靠男女双方人品教养,自己摸索,还有两家关系的紧密程度了。

当温竹君给武安侯府送自制金银花茶的时候,才知道,霍云霄正月还没过完,就走了。

说是边疆有急事,归期不定,至于什么急事,他们这些人也不配知道。

玉桃气得半死,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控诉道:“太过分了,二月就走了,这都快七月了,就没人跟咱们说一声吗?”

温竹君笑了,拉着她坐下,“那不正好,他晚点回来,说不定婚期还能推后呢。”

玉桃闷闷不乐,“姑娘,你还有心情说笑?”

“别着急,”温竹君拍拍她的肩,郑重安慰道:“因为将来姑娘我嫁人后,有的是你要着急的日子,着急的事儿。”

玉桃:“……”

姑娘真好,她可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呢。

乞巧节后,蝉鸣依旧喧闹。

温竹君跟温兰君处理好府中事务,才得知夫人一直在安慈堂。

“祖母很少留母亲说这么久的话,”温兰君眉头轻拧,“三妹妹,你觉得是什么事儿?”

温竹君沉吟道:“这些日子,父亲很安康,母亲也安康,大姐姐已经回了婆家,你跟我的婚事,祖母压根不搭理,除了这些,也就只有大哥哥的事了。”

温兰君跟着点头,“应该就是吧,祖母最疼大哥哥和大姐姐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安慈堂内,与外间闷热不同,这里总有一丝丝的凉意沁出。

除去位置好,林深树密,便是入夏后,早早就上了冰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