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4页)
甚至沈锐还发散到,说不得是唐家人在两淮有了人脉,如今唐云翼退下来,是想要沈江霖过去受些好处了,顿时欢欢喜喜地让底下人给沈江霖将行囊准备好。
沈江云没有沈锐那般乐观,他如今在在工科都给事中任职,做的就是和都察院一般,都是监察之责,知道其中猫腻众多,他觉得事情很是蹊跷,怎么才刚开了年,好端端地,就让弟弟一个翰林去做这个事情,而且还是外派到地方,显然里面有不合常理之处。
沈江云心中替弟弟担忧,等吃过晚饭后,寻了个由头到沈江霖的院子里拉着沈江霖促膝长谈了一番,沈江霖本就没想瞒着沈江云,沈江云如今已经成家立业,做了父亲,在沈江霖看来,大哥这个侯府继承人很快就要变成侯府的当家人,很多事情是应该要告诉他的。
沈江云听完前因后果之后,忍不住冷“嘶”了一声,但他不像别人,会去阻止或是怀疑沈江霖,虽然其中风险极大,但是沈江云相信二弟能够处理好,但是相信是一回事,止不住的担心又是一件事。
“后日吧,二弟,后日我告假半天,同你一道去一趟玉禅寺,我们一起去求一道平安符给你带着启程,顺便算一算此行吉凶,也好趋利避害。”
当用理智已经没有办法止住内心的担忧之后,人们往往更加愿意信神佛能赐予他们力量、保佑他们。
沈江霖明白大哥的担心,他也正好还有更多的事情想要嘱咐大哥。
这些年来,沈江霖一直告诫沈江云要看好荣安侯府、看好他们的爹沈锐,故而沈江云考中进士之后,就直接和沈锐言自己不想外放,享受惯了京城的繁华,只想留在京城,这才通过沈锐的人脉,做了个工科都给事中的小官,留任京城。
习惯京中繁华是假,要看住渣爹是真。
最开始的时候沈江云还不太能理解沈江霖的想法,只觉得儿子看爹是不是有点诡异,虽然沈江霖是说怕有人要害他们府上,但是这个理由依旧是牵强的。
而如今渐渐长大的沈江云,也慢慢回过味来,二弟说的看住父亲,其实就真的是字面上的意义,就是“看住”父亲!
沈江云作为荣安侯府的嫡长子,他是有觉悟的,甚至于他明白,短时间内他是不可以离开京城的。
而对于二弟沈江霖,沈江云希望他能够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可以入中枢,也可下地方,只要二弟想,他都支持,并且一如既往地盲目相信着他可以。
兄弟二人约好了时辰,沈江云这才告辞离去。
沈江云已经好久没有和二弟两个人单独出行了,他们也没大张旗鼓,如今两个人也学了一点拳脚功夫,又都长的人高马大的,就没有带随从,让小厮从马厩中各自牵出各自的马儿,踏上脚蹬便翻身上门,往着城郊“玉禅寺”的方向而去。
“玉禅寺”是京城首屈一指的佛寺,香火鼎盛,很受百姓欢迎,就是许多达官贵人也愿意在此地供奉菩萨,捐献香油钱,便说卫老夫人也是请了“玉禅寺”里的菩萨到家庙中供奉,自己更早就皈依了佛教,只不过如今是尘缘未断,带发修行罢了。
因为大周皇室本身就有人信佛也有人信道,故而佛道两家在大周朝遍地都是,并且已经有了两派争信徒之迹,但是因为官方层面上无人来禁止,此事态已有白热化之像。
沈江霖并非信众,虽然他相信有玄妙之事,比如他的穿越,但是他是那种会尊重理解,但是并不是完全的佛教道教的信徒,而沈江云是受祖母信仰的影响,更加倾向于做佛教的信众。
兄弟二人在山下下马,沈江云扔了缰绳给山脚下专门给人看马的人,付完钱后就带着沈江霖往山上走去。
此时天光刚亮,枯枝上残留着几日前未来的及化开的雪,晨风冰凉刺骨,上山的青石板台阶却每日有人洒扫的干净,不影响行人行走。
前几日许多人在初一初二初三初五初八已经拜过一轮菩萨了,今天十四,又是这么早的时候,上山的台阶上人不算多,兄弟二人边走边小声交谈,主要还是沈江霖走后对家中的不放心之处,一一和大哥再交代一遍。
沈江云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之处,也不觉得厌烦,而是认真听着记在心里,等这话头说完,沈江云也絮叨起了出门在外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要逞强,尽心竭力便可云云,沈江霖同样仔细倾听,并不打断。
等到两人上了“玉禅寺”,发现山上已经有了不少虔诚香客在拜佛,沈江霖和沈江云跟在前面的香客后面等着,等到前面的人走了,他们才走进大殿。
“玉禅寺”不缺信徒,更不缺豪门权贵的信徒,故而寺庙建的非常宏大,大殿之中青烟袅袅,大殿之上供佛的是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只见这座雕像上的观音大士手持净瓶,另一手做指诀状,慈悲宝像,金光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