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4页)

沈江霖微微笑了笑,倒是将冯会龙笑的有些莫名,现在这么愁绪万千的时候,这沈江霖还笑的起来?

然后便听沈江霖继续道:“冯大人,您完全可以收下这五万两的银票,难道收下了就表示您不是忠臣了?”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先收下五万两的银票,再继续和元大人周旋,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多少的本事,若他只是只纸老虎,后面没有后招了,那您自然可以深入调查他的罪证,那元大人不会是您的对手;若是元大人确实能在两淮一手遮天,能力非凡,那就更好了!”

冯会龙惊异万分,连连追问:“什么意思?什么叫更好了?”

沈江霖帮冯会龙分析道:“冯大人,您想想看,两淮的盐务每年多少的利,为什么陛下按耐不住要您来查?其实原因很简单,陛下或许不是不知道元大人贪了,陛下圣心独察,什么不知道?以前或许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陛下可能觉得元大人做的过了,国库那边分到的太少了。而观今日元大人的作派,他确实大手笔,说一句花银子如流水都不为过。那这些银子从何而来?”

“搜刮民脂民膏而来!”冯会龙直接板着脸道。

沈江霖却摇了摇头:“是也不是,这些确实是民脂民膏,但是百姓地位多低?元大人不会亲自与百姓动手,他的银子是从盐商手头盘剥而来,盐商要拿出这么多孝敬银子,要么压缩自己的利润自己承受,要么继续往下施压,提高售价,压迫百姓,这是一层一层的关系,但是根据最近两淮上来的奏报,两淮的盐价并没有大幅度的上涨,那么您说,让两淮盐商吃了大亏的元大人,会不会是那些盐商的眼中钉,肉中刺?”

冯会龙被沈江霖这一番分析说的呼吸声急促了一些,他不再打断沈江霖,继续听他说下去:“若是将两淮的盐政比喻成一张饼,这张饼就这么大,元大人拿了最大头,两淮官场上这么多官员,各个府县的知府、通判、县令,漕运沿岸官员,地方上的各位把总、千总们,可都不是毫不相干的人啊,这些人里头会不会有人不甘心、不愉快的?”

沈江霖的一双眼明明是那么真诚澄澈,彰显着赤字之心,可是此刻却仿佛施展了术法一般,冯会龙盯着沈江霖的眼睛,不由得顺着沈江霖的思路往下想去,脑海中疯狂分析着得失。

“冯大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您来扬州府,可不是就京城里的这些人,才是您的自己人,暗处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您,就想看您的表现呢!若是能将元大人的势力分而化之,利益重新配置,别管他元大人是谁、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便是天王老子,也不好使了!”

沈江霖字字珠玑,把两淮官场上的重要人物以及几个大盐商盘了一遍,让冯会龙做到心里有数,眼看着冯会龙眼睛里的光芒越来越盛,整个人也不再愁眉不展、没有方向的迷茫,沈江霖才终于放下了心来。

他就怕冯会龙被元朗一吓,就直接没了抵抗之心,缴械投降了。

如今见冯会龙终于被说动,坚定下来要和元朗继续对着干的决心,沈江霖才感觉到如释重负。

冯会龙哪怕舟车劳顿到了扬州府,此时早就过了他平日里睡觉的点了,可是此刻却一点点都不感觉到困意,反而是和沈江霖越聊越精神了许多,两个人一直聊到了快三更天,冯会龙才依依不舍地亲自送沈江霖到了门口。

冯会龙此时已经完全信任了沈江霖,并且将沈江霖当作自己的亲信幕僚看待,沈江霖帮他从一个必死之局中找到了生机,冯会龙此时再怎么看重沈江霖都不为过。

甚至,冯会龙还在刚刚的对话中,对沈江霖许下重诺,一旦他们全身而退回了京城,他必定会为沈江霖表功,好好提拔沈江霖一番,沈江霖同样是借坡下驴,更是表达了忠心,两人之间初步的同盟就此达成。

几日之后,冯会龙直接验了官印和任命诏书,在运司衙门后面住了下来,冯会龙的这一行为举止,让元朗有些摸不着头脑。

说冯会龙是准备和他对着干的,但是五万两银票收下后一声不吭;说他不准备和他对着干的,元朗准备送给冯会龙在扬州府城内的一套五进的院子,冯会龙却百般推辞,如何都不肯收。

正当元朗对冯会龙起了疑心之际,冯会龙有一日却单独请了元朗,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座五进的大宅子他很是喜欢,但是若是直接住进去,实在是太招摇了,他心里不安啊!

元朗可是人精,听到这话后,一边喝酒一边连连点头,见冯会龙只提了一句后就再不肯说,他也不继续揪着这个问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