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3页)
然而,谢识微没有参与三皇子谋逆一事为真,但是收受了元朗的贿赂也为真。
一直到现在,谢识玄都没有再见过一次谢识微,但是他让人从大理寺誊抄出来的宗卷里,已经看到了谢识微的口供,其中他承认自己曾收受元朗五幅前朝狄鸿之的名画,为其谋得了一个尚未开采的小铁矿之利。
狄鸿之是前朝绘画大师,他大哥尤爱狄鸿之的十二梅花图,谢识微这些年费劲了千辛万苦、花费重金收集到了七幅,常常遗憾自己不能集齐狄鸿之在“梅园”所绘画的剩下的五幅梅花图,竟没想到那个元朗有这么大的本事给他找来了。
谢家百年世家,自然不会穷的,若是元朗直接送银子送礼物,按照谢识微眼高于顶的性格,根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但是送这个梅花图,绝对是送到了谢识微的心坎之上,如何能让他不动容?
动容之下,就做了错事。
根据谢识微的口供,他辩解称,自己将两淮地区中一处上报过来的小铁矿隐瞒了下来,将消息递给了元朗,谢识微认为元朗要这个小铁矿是为了自己从中谋取暴利,并没有想到过元朗竟是要谋逆。
在大周朝,同食盐一样,铁矿同样是由国家牢牢把控,并且实行专营,不得由私人经营铁矿。
可正是因为专营专卖,才让逃避了国家法律的人,赚的盆满钵满,民间的大商人中不乏有偷偷开矿者,莫说一座小铁矿,便是银矿铜矿,也有落在私人手中的,下头牵连着上头,上下一起挣钱,其他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给够好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毕竟,马无夜草不肥啊。
谢识微基于这方面的判断去行事,其实也是说得通的。
但是谢识微做的这一切都太微妙了。
谢识微兵部侍郎的位置,谢识微三皇子之师的身份,谢识微隐瞒铁矿的行为,这些串联起来,实在已经够让人想入非非的了。
一旦永嘉帝对谢识微充满了怀疑,宁可错杀而不放过,那么谢识微很有可能会折戟在此。
所以,上位者的态度很重要,同时大理寺和刑部审核的官员如何写这份诉状也很重要,关系着能不能动摇永嘉帝的想法。
这件事若是定性为普通的权益交换、贪污受贿,那谢识微还有得救,如果被打到谋逆乱党之派,那么谢识微就在劫难逃了。
谢识玄将这一切都厘清后,很有些踌躇。
他是可以去求一求太子,太子作为此次案件的主审人,不管是他的想法也好,还是他对永嘉帝的影响力也好,绝非他人可比。
只是这样一来,未免太招人眼热,太子尚未登位,就让人知道自己已经倒戈,会不会让永嘉帝产生疑心,太子又如何去看待他大哥的问题,继而会不会对他也有看法?
可若不是他亲去,又有谁能代替他去,谁又有这个能力去做好这件事?
谢识玄思来想去,最后脑海中浮现出来只有“沈江霖”这个名字。
只有他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