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4页)

夜愈深,风雪越下越大,裴若初冷得直发抖,“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办。去库房取出那红珊瑚手串送去沈家。”

慕风震惊不已,那手串是太子殿下的母亲丽嫔留给他的唯一念想。

丽嫔娘娘被沈皇后控制,主子却要将丽嫔娘娘留下的手串送给皇后的侄女沈淑宜。

“太子殿下当真要选沈淑宜为太子妃?”

裴若初将双手负于身后,不知不觉间,雪已落了满头。

他看向远处,眸色突然冷了下来,“你放出消息,这个月十五,孤会前往白马寺听慈恩大师开坛讲佛法。”

沈皇后为了拿捏裴若初,好让他甘心当一名傀儡,控制了裴若初的生母丽嫔,只许他们母子每月十五在白马寺见面。

沈皇后控制丽嫔,这便是当初裴若初被接回皇宫的条件。

燕国太子裴若初俊美无双,元宵册封太子大典那日,太子着冕服,戴九旒冕代替卧病的皇帝登高祭天,引得无数贵女竞相追逐,纷纷登上京城最高的高楼醉仙楼,只为一睹太子殿下的俊逸风姿。

裴若初少时随丽嫔出宫,拜慈恩大师为师,在白马寺带发修行,一住便是十年。

见过他的人本就不多,如今京城贵女见到如此俊美的储君,自是为他着迷。

修行之人给人一种超脱俗世的神圣之感,自此俊美儒雅的太子成了贵女们心中仰慕的仙人。

加之裴若初气度儒雅,性情温和,并没有其他皇室子弟的傲慢不可一世,不少贵女们对裴若初一见钟情,这朵高岭花成了贵女们高攀不得的白月光。

因储君的缘故,白马寺的香火旺盛,一跃成为了京城第一佛寺圣地,尤其吸引了无数年轻女子蜂拥朝拜,只为偶遇太子。

太子送出手串,意欲安抚沈家,却至今未松口答应婚事。

慕风道:“如若放出消息,陈妃和静妃怕是也坐不住了。”

这些年皇帝沉迷女色,纵欲过度,身体早就被掏空了,这两日又病倒了,太医虽用了药,但病情却一直反复,不见好转。

陈妃和静妃也知晓皇帝怕是支撑不了多少时日,如今沈家把持朝政,沈皇后把控后宫,最讨厌的便是宫妃狐媚皇帝。

当初陈妃和静妃为了争宠上位,借用了不少药物和鹿血酒得以侍寝争宠,沈皇后记恨已久。

陈妃和静妃趁着如今正得宠,想方设法对抗皇后,将来皇帝一死,沈皇后必会秋后算账。

她们绝不会让太子妃又

出自沈家,成为沈皇后第二。

这次储君大婚,陈妃和静妃也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的人。

至于太子妃的人选?裴若初唇角含笑,“腊月十五那日,自见分晓。”

但现下有个人却不得不防。

沈璃。

近几年,江浙一带匪患作乱,劫掠商户和货船,朝廷派官员前往剿匪,非但没能将贼匪悉数剿灭,反而贼匪的人数从原来的三万人增至五万人,贼匪流寇越剿越多。

圣上大怒,将官员革职流放后,派沈璃任两省总督,奉旨剿匪。

连京城也出现了贼匪的行踪,那伙贼人数众多,势力不容小觑。

裴若初怀疑贼匪在京城设有窝点,他查了大半年,收买线人,诱出贼匪头目,查到接头的地点。

但沈璃才上任半月,竟也收到了这个消息,若非他提前知晓贼匪的布局,便是一直派人暗中盯着东宫。

沈家权倾朝野,未必没有除掉他这个傀儡太子,取代裴氏江山的野心。

还有陆文瑾,碰巧他金屋藏娇的荣宅就在贼匪接头的窝点附近,是巧合还是另有所图,都需进一步查明。

听说此人洞察力极强,善于抽丝剥茧。

裴若初突然问道:“对了,沈璃的人可撤了?”

暗卫从暗处现身,道:“沈都督搜完清水胡同,便策马往季宅的方向去了。”

裴若初拧眉,“糟了!”

慕风便见太子一阵风似的消失在眼前。

慕风心想殿下这心急如焚的急切态度怎么都不似与季娘子之间绝无可能嘛!

*

就在季明瑶马车驶出清水胡同后,沈璃便带人封锁了胡同的每一条出口,挨家挨户地搜寻可疑人等。

这时天快要亮了,沈璃风尘仆仆从江苏一路追踪而来,早已疲倦不堪,他分明得到消息,东宫的人已经出动。

他此番名为剿匪,实则是为了追踪太子而来。

可却一无所获。

难不成是他情报有误,还是裴若初的人有飞天遁地的本领不成?

沈璃手下的那些甲卫搜寻了大半夜,却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人,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雪下了一整夜,黎明时分。

寒夜里突然传来几声“扑通”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