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4/4页)
季明瑶赶紧叫了几个人,又让人花钱雇佣了几个会武的小厮,打算吓一吓她那倒霉的舅舅,逼问尤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
次日,尤琴芳抱着牌位嫁进了张家,虽然张旭死了,但张母将尤琴芳当成亲生女儿对待,反而比回尤家过的更舒心自在。
尤琴芳虽然从未得到父母的疼爱,但却有了一位更疼爱她的母亲。清河县的百姓和县衙的捕快也会因为张旭对尤琴芳多家照拂。
季明瑶对此感到很放心,便也打算出发前往京城。
她算好了日子,今日出发正好可赶上沈家的寿宴。
汀兰也很高兴,当初季明瑶为了同陆文瑾退婚,得罪了长公主,又被季家扫地出门,可如今再次回到京城,已经得封清河县主。
此番风风光光地回京,必定会让当初那些昔日因为季家大房落魄,便对季明瑶避之如温疫的贵女们狠狠打脸。
可高兴的同时,汀兰却又觉得担忧,季明瑶拒绝了老太公,季家是回不去了,虽然姑娘被封清河县主,还有了食邑,但手头上却没有多少积蓄,姑娘还打算重开锦绣坊。
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着落,又何况是重开铺子。
这买铺子要钱,进货和请伙计也要花钱,手头的银子不够。
汀兰不免又觉得心情低落。
季明瑶好似看出了汀兰的心思,笑道:“你将那个箱笼打开看看。”
汀兰打开角落里的箱笼,里面是一璀璨华丽的成衣。
令人惊奇的是那衣裳的颜色,像是粉又像紫,汀兰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颜色,一时间竟然看呆了,更奇特的是这件成衣光彩夺目,像明珠般耀眼,她第一次见到会发光的裙子。
“若是姑娘穿这身衣裳赴沈家寿宴,定会惊艳全场,姑娘会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季明瑶摇了摇头,“这是送给沈娘子的礼物。”
汀兰肉痛不已,“那这件衣裳应该很贵吧!我在京城都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缎子。”
季明瑶经营锦绣坊时,汀兰曾经陪着她跑遍了整个京城的坊市,自然也见过不少好东西。
就连陆文瑾送的那件丝绒嫁衣也不若眼前衣裙耀眼。
“这是月华锦。”
能织出这般美的锦缎也多亏了尤琴芳,自她抱着牌位出嫁张府后,便打算继承夫君的遗愿,尽可能地造福百姓。
她办了托孤院,办学堂,让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有一方庇护的天地,读书求学。
季明每天陪着表姐去托孤院,整天同那些孩子打交道,
里面有一位做工的老婆婆。季明瑶见她虽然穿得朴素,但她的衣裙上的绣着花鸟虫鱼,花样也格外精巧别致。
老婆婆看了她的手艺,便说:“姑娘做的衣裳华丽,绣工亦是上等,这般的手艺在京城会受人追捧喜欢,但在清河县却卖不出去,姑娘若是不信就跟老婆子打个赌,赌赢了,你便给我二百两银子。”
当初锦绣坊生意红火,但前来买衣裳的都是王公贵族,平头百姓不会光顾。
王公贵族不多,百姓才占大多数。
季明瑶点头答应,“若是婆婆输了,便收我为徒,教我如何染出婆婆身上的布料。”
那老婆婆自信说道:“我不会输。”
最终,还是季明瑶打赌输了,百姓选择成衣时会选耐脏耐用的布料,季明瑶挑选绸缎的颜色和耐用性都不行。
但老婆婆还是收了季明瑶为徒,见她态度谦逊,勤奋好学,又见季明瑶天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不错,婆婆还将那失传已久的“月华锦”的织染方法教给了她。
前朝宫里有位丝织匠看到雨后天边的彩虹,受到了启发,用高超的技艺织出了如彩虹般绚烂多彩的锦缎,那锦缎犹如月光般华美,月华锦名字由此而来。
“只是这工艺颇为繁琐,我也只摸到了皮毛,织出的锦缎只有两种颜色。”
“不过可借此为锦绣坊的重开,吸引客人前来。”
汀兰问道:“所以姑娘是想借助沈娘子的寿宴送礼,将月华锦再问世的消息传出去。”
季明瑶笑道:“正是。”
此番回京不仅为了重开锦绣坊,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尤琴芳在整理张旭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账册,张旭被人强行带走时,正在伏案写信。
信上只有两个字,东宫。
尤琴芳怀有身孕,身体虚弱,无法进京,季明瑶提出将这本账册带回京城,想办法亲手交到太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