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承天应命(第6/7页)

诏鹿城郡王温绩入京,并且禅位于其。

这个时候,温绩甚至连禅位诏书都提前贴心地替天子写好了。

层层侍卫控制的大殿之中,温长兴激动不已地看着手上的诏书。

温长兴越看越激动,仿佛下一刻就要倒在地上,但是温神佑却不为所动。

温神佑已经抢占了先机,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大局已定,因为其他各路宗王也在赶赴京城,他们必须抢在其他人之前彻底奠定局面,避免接下来的乱局。

按照常理,如今当以天子的名义下诏,申斥那各路宗王回封地,但是这个时候这计策反而没有作用了。

因为天子已经失去了天命,也失去了让人敬畏的力量,他们本就是来抢夺天命的,怎么可能再一句话让他们退去。

唯一的办法,便是告诉他们天命已经重新有了归属。

将一切都印章落定。

温长兴看完诏书之后,很想要将这诏书扔弃在地上。

但是看着温神佑的眼睛,最后问道。

“朕若是同意了,还能活么?”

温神佑拱手:“陛下不是想要当一个逍遥王侯么,过几日,陛下便可实现昔日之愿了。”

温长兴一瞬间咬住了牙齿,但是又问道:“朕怎知道尔等会不会食言而肥?”

温神佑立刻提及了另外一个名字:“灵华君在世,人在做,天在看,臣父子虽然胆子不小,但是还是有敬畏之心的。”

“毕竟陛下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食言而肥弑杀宗亲这等事,我父子还是不敢轻易去做的。”

温长兴面色青了白白了青,最后长叹一声。

“去吧,去吧!”

“终究是一场大梦。”

看似释然,但是最后举起玉玺的手却在发抖,脸上的肉也跟着一起颤了起来。

最后,还是那太监按着他的手,才“帮着”他盖了下去。

温长兴当着众人的面盖了印之后,随后在明堂之上便召见了群臣,由寺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了这道诏书。

“朕闻天命无常,惟德是辅,自古以来,皇权更迭,皆有定数,朕以昏庸之姿,承祖宗之业,未能光大前烈,致使天下疲弊,百姓流离,天厌神弃,朕之罪也。”

“今仰观天文,俯察民心,知非朕所宜久居此位。”

“昔尧舜禅让,汤武革命,皆以明德而得天下。”

“朕虽不敏,亦知进退之道,故决定效法先贤,禅位于鹿城郡王。”

“……”

那寺人一字一句地念出来,天子温长兴也好似抽干了所有力气一般。

温神佑看着一切尘埃落定,立刻安排人将这诏书送到城外,准确地来说是送到他阿爷的手上。

“速去送给鹿城郡王,召鹿城郡王入京。”

温神佑说道这里,喉咙动了两下,声音也变得用力了起来。

“承天应命。”

温神佑让人搀扶着温长兴下去,温长兴却始终不可能下去,而是不断地看着温神佑这边。

温神佑知道他怕什么,他是生怕自己这边一下去,便死得不明不白了。

温神佑看着他,终于凑近说了一句。

“陛下勿忧,臣父子说到做到。”

“只是相比于这?”

“相比于这人间一世,陛下还是应该多担忧死后入那无间地狱才是。”

旁人不知道那无间地狱的可怖,温神佑却知道。

他仿佛已然能够看到,罪业缠身之后的温长兴死后会是什么样的一番场景。

温长兴惊愕:“朕要下无间地狱?”

温神佑笑道:“陛下也看到了那九鼎之上的景象了,那无边罪业,万鬼噬命,陛下还能用什么偿还?”

——

城外大江之上。

战船层层迭迭沿着大江而下,岸上还有着大量的兵卒跟随着一起,温长兴惊愕温绩来的这般快的原因便是,他在将九鼎往京城送的时候,也一同准备带着大军出发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温绩可以说是殊死一搏。

其中一艘战船上,等候良久的温绩终于看到了送来的诏书。

“天命已改!”

“大事已定。”

哪怕是温绩,此时此刻也感觉到胸腔之内有什么东西在翻涌,头皮发麻,手脚僵硬。

而体现在脸色上,则是整个人瞬间变得精神抖擞,也再也没有任何犹豫。

他当着众人的面接下诏书之后,立刻下令。

“所有船只立刻全力开动,必须在天明之前赶到京城。”

天亮的时候。

温绩从天生渡下马,带领着大军直奔京城,沿途都有着探马以及京城不断派来的人马汇报着情况。

远远的,温绩便看到华京城的城门打开。

城门之外人头攒动,天子温长兴率领着文武百官站在华京城外,迎接着新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