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你们瞧,王八翻身了。……(第3/6页)

谢灵瑜沉默,这招确实是刁钻又恶毒。

他们抓住了魏安的把柄,让魏安为自己所用。

“所以你利用水匪控制了魏安,是想着等时机成熟之后,掀魏安下马,你自己取而代之成为扬州刺史吧,”谢灵瑜一下戳穿了他的心思。

倘若宋元友只是一个水匪的话,或许还真的能和魏安配合得当。

一个养寇自重,一个以刺史为后台,在水上作威作福。

可是宋元友乃是扬州司马,他想要绝不仅仅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

“确实,我们的计划是待时机成熟之后,我便取代魏安,成为扬州刺史。”

谢灵瑜微眯了迷眼睛,轻吐出两个字:“你们?”

显然这个长达数年的阴谋背后,可不仅仅只有宋元友一人。

但是宋元友这次却打定主意,他望着谢灵瑜说道:“这便是我的保命符,殿下若是想要知道还有谁参与其中,便得答应饶我不死。”

谢灵瑜挑眉,露出讥讽笑意。

随后她示意护卫,但是这次,即便护卫将匕首直接插进宋元友的大腿,他竟是硬生生挺住,没有叫出声音。

“我知道殿下有数不清的手段可以折磨我,但大不了我一死,但是殿下就别想知道这件事背后,还有谁参与了,”宋元友望向谢灵瑜,这会儿胆气似乎回来了几分。

显然,他确实将这件事当做了自己最后的保命符。

谢灵瑜冷

眼望着他,却也没打算就此再逼迫他,随后她挥挥手:“将他带下去严格关押,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随后宋元友被带了下去。

谢灵瑜让左右之人退下之后,便起身走到萧晏行身边,低声问道:“方才宋元友所说的话,你觉得可信吗?”

“可信,”萧晏行点头,随后他轻声说:“我曾经认真检查过魏刺史剿匪的记录,他在扬州任上一共四年前,前两年时,扬州水匪之患其实并不严重。确实是从两年前开始,扬州水匪越剿越多,而且还日渐猖獗。”

由此可见,魏安并非是从一开始,便跟水匪勾结。

想来也是,他乃是扬州刺史,是圣人所信任之人,只要在扬州任上不出错,便是执掌地方军政大权于一体,他又何必跟这些水匪虚与委蛇。

唯有是这些水匪,拿捏住了他的把柄。

“这个宋元友先前交代的这么痛快,其实并非是全然怕了殿下,他就是想要说出水匪之事,这样才能取信殿下,之后他真正的保命符才能起作用。”

萧晏行精准而快速的分析了宋元友先前的意图。

或许宋元友一开始确实被谢灵瑜吓唬住了,但是他之后痛快交代,也有顺水推舟的嫌疑。

毕竟唯有这样,他才能暂时保住自己的命。

“你觉得他口中所说的我们,会牵扯到谁?”谢灵瑜望向萧晏行。

萧晏行微抬嘴角,露出一丝毫不在意的笑意:“如今朝中上下,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下一任太子之选。长安朝堂内的官员都纷纷被迫站队,而地方上的官员自也是不可避免,而这也给了那些空有野心之人可趁之机。”

宋元友便是这个空有野心之人。

若是单单靠着吏部每年官员考察,只怕他这辈子都别想肖想扬州刺史这样的位置,但是正因为朝中暗流涌动的党派之争,反而让他有了可趁之机。

扬州乃是天下第一富庶之地,财帛动人心,自是有人想要将扬州牢牢抓在手里。

但是魏安乃是圣人亲派的人,所以这些人明面上不敢动手,便干脆利用水匪,将魏安变成自己的提线木偶。

待到了时机成熟时,便一举取代之。

“安王或者是信王?”谢灵瑜默默说出这两个人。

如今朝中党派之争格外严重,再加上圣人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甚至还出现过昏迷的状况,便是连太医都不敢明说。

但是圣人却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立太子。

如此一来,朝堂上下更是人心浮动。

此番江西道灾情一事,未必没有关系,毕竟一旦某一方的人犯错,另外一方便会全力攻击,以至于人人都不敢犯错,生怕成为大位之争下的炮灰。

即便有人不想牵扯其中,但却还是被迫卷入。

“最可笑的是,这些人费尽心机,可如今叛军在前,他们的问题反而并不算最大了。”

谢灵瑜讥讽的说道。

次日,谢灵瑜便让人开始放流民入城,本已在城外逗留数日的流民,在得知此事之后,纷纷激动不已。

一时间,永宁王之名在流民之中响彻。

而谢灵瑜在赈济流民之时,也不忘派出斥候监视前方战事,并且不断派人向朝廷禀告江西道叛军之事,争取让朝廷尽快派出讨伐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