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4页)
虽然楚夭义无反顾地跟着她们来到苦刹,但楚夭其实心里也悬着没底。而每到这种时候,楚夭总会下意识地想起拂雪。虽然三人中修为境界最高的应该是梵缘浅,但不知为何,楚夭还是觉得在拂雪身边时最为安心。
两人回到了暂时的落脚地,宣白凤还未苏醒,她已经太久没有休息过了,身体早已濒临极限,被宋从心针灸了穴位后便被迫坠入了深度的休眠。宋从心已经整理好自己的心情,认真地聆听了梵缘浅与楚夭见闻,思忖后,却是得出了一个令三人都倍感意外的结论。
“你是说,那些很诡异的茧不是害人性命的东西,而是保护他们的东西?”楚夭有些想不明白。
“我本也不太确定,但听你们说过之后,我发现宣白凤手里握着的这两面旗。”宋从心回头,看了一眼宣白凤即便昏迷也依旧紧攥在手中的两面旗帜,“我曾经在处理一次魔患事件中见过这种东西,虽然被制成了宣家军旗与白凤旗的样式,但这本是一件万灵幡。”
【万灵幡】
【可容纳万灵,集成阴兵。
本是外道用来收集灵魂的邪物,但似乎执掌它的人有不同的见地。
剑可杀人,亦可载道。害人的凶煞之物被用于守护,似乎也合乎情理。
“若有碧血洗丹心,苍天必将流照影。”
当最后一名将士都在自己眼前倒下时,刚烈的君王背负起了他们的所有。
“我的百姓永不受辱,我的将士永不孤独。”她如此立誓,如此承诺。】
“我检查了宣白凤的身体,她体内的藤蔓是与她的筋脉血肉长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菟丝与蓬麻之间的共生关系。”宋从心用绢布包了一小截琉璃
藤,展示给两人看,“这种附着于肉身的邪祟之物会改造人体,令人逐渐疯魔堕落。宣白凤浑身上下都长满了这种琉璃藤,但是却唯独头颅没有被其侵袭。我在她身上找到了腐毒与已经豁口的小刀,推测她大概是在藤蔓长至喉咙时便将其切掉或者以腐毒攻之,避免被其同化。”
宋从心的用词已经极尽可能的轻描淡写,但楚夭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露出了惊恐的神情:“她、她她这也太——”
“因为琉璃藤与她共生,所以她不会轻易死去,宣白凤正是利用这个特性。”宋从心闭了闭眼睛,谢秀衣是个狂士,但宣白凤也不遑多让矣,“这些邪祟之物的同化与堕落通常都有一个过程,从肉体到灵魂,或从灵魂到肉体。但肉体同化左不过便是一死,灵魂若被同化那便是万劫不复。”
“宣白凤将将士们的灵魂都收入了灵幡里?”梵缘浅一点就通,道。
“不错。”宋从心颔首表示了肯定,她思索道,“你们勘察到的肉茧都在独立的地洞里,我猜测应当是因为躯体异变到那种程度,灵魂必定也已经开始崩溃扭曲。你们也说那地道仅容一人通行,且封锁也多是从内里朝外。所以我猜测,他们将自己封锁在独立的地洞里,是为了确保自己不会在疯狂中伤害自己的战友。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理智尚存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
宣白凤的定疆军之所以强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支军队大多都是亲朋,家人都居住在桐冠城里。
为了保护身后的家园与亲人,这支军队必然会爆发出恐怖的凝聚力。
而在面临这种生死抉择之时,或许会有人因为恐惧而心生怨愤与逃避之心,但若是为了将生机留予后人,那情况又会有所不同了。
一旁自进入苦刹伊始便一直都很沮丧低落的玄猫突然溜达溜达地来到了宋从心的脚边趴下,仰着头颅,安静地听她讲述。
“宣白凤将将士们的灵魂纳入灵幡,将其与肉身割裂,是为了避免他们灵魂遭受污染。若是能离开苦刹,这些将士们的亡魂或许还能得到安息。”宋从心垂了垂眼眸,她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缩,话语沉重,却比不过心上的那份焦灼之意,“而她自己成为了最后的持旗人,一直在等待。”
等待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奇迹。
浮薄凉冷的天光拂照着城市的断壁残骸,一片寂静中,仿佛盛放胆汁的囊腔破开了一个口子,似有若无的苦意在舌根处蔓延开来。
梵缘浅说不出话,楚夭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宋从心也已无话可说。
她们三人便这么静静地坐着,等待着那压迫在心口处的窒息感随时间的流逝而麻木淡去,然后再将那些破碎的思绪一点点地拾捡起来。
“……”楚夭呆滞了许久,这才将涌上心头的酸涩压下,她匆匆抹了一把脸,压着嗓子瓮声瓮气道,“你说过,那些人的目标是你吧?”
“是。”宋从心平淡地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