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第3/5页)
等小孩玩累了,他才随手一笤帚卷起微风,将零散的落叶扫作一团。阿豆回过神来,会把两手支得老高。她将布袋的口子撑开,眼巴巴地看着落叶一片片地往布袋里钻。
阿豆总是喜欢盘他的脑袋,就像院里的老和尚总喜欢盘小沙弥一样。每次上日课时,梵觉深都觉得讲坛下方光溜溜的脑袋跟芋头似的。
第一次剃度后,阿豆也再没有留发。她和他一样晃着光秃秃的脑袋,不知是嫌打理长发麻烦,还是单纯在学他。
阿豆不爱说话,若不是初识时听她说了几句话,梵觉深恐怕会以为她是个小哑巴。她不爱说话,却有一些小性子。最初梵觉深照顾不好孩子,总会在无意间惹到她。不开心时,阿豆总爱走在他身后,悄悄踩他布鞋的后跟,害得他鞋跟总是夹在脚底下。梵觉深觉得这样不好,便告诉她,若是不想说,那便写下来吧。于是,阿豆再使小性子时,梵觉深就会在她身前蹲下,摊开手,掌心朝上,耐心地等她在他掌中涂涂画画。
最初,阿豆不识字,在他掌中涂画的便是方块或是圆的形状。方块是桂花糕,圆的是糖葫芦,买来给她,她就开心地原谅了他。
后来,阿豆识字了。在他掌中写的便是市井街头学来的骂人的话。她写着写着自己生气了,反手就会给他掌心一巴掌,然后把自己疼得泪眼汪汪。
某日,梵觉深蹲在桥头上给阿豆打捞莲蓬时,看着阿豆举着莲叶在原地打转。她迈着步子踩着水花嗒嗒地跑远,没一会儿又小跑回来,牛犊一样扑在他背上盘了盘他的脑袋,然后又举着荷叶嗒嗒地跑远。如此往复如是。梵觉深不知道她这种幼稚的行为有什么意义,但人生在世,也不是什么事都非得有个意义不可。
心里这么想着,他却忽而一怔。梵觉深突然意识到,与阿豆同行的这两年,他竟没再去想自己的身世过往。
梵觉深始终没有找到能托付阿豆的宗门,因为他发现阿豆是个有佛缘的孩子。跟在他身边耳熏目染也好,天资聪颖也罢,阿豆学东西很慢,但待尘世始终有一份思无邪的心肠。人挣扎于俗世因果,难免会自苦自伤。但那些难熬的苦厄与放不下的牵缠,最后都会在稚子无垢的眼眸中尽数烟消云散。
梵觉深教阿豆佛门的功法,阿豆则教了他与尘世和解的方法。在这点上,阿豆活得通透极了。
他心中难解的怨愤与不甘,被一双幼小的手缓慢地抚平了。
昔年小小的孩童稍稍长大,却也没有长得很大。他举着荷叶牵着她的手,在又一个雨季中慢悠悠地走过桥头。他牵着她的手,她走在他的前头。
梵觉深第一次萌生收徒的念想,但他自己尚且困囿魔障,怎好对他人指手画脚。于是时隔多年,梵觉深背着阿豆灰头土脸地回了山,被老和尚们拿着棍棒劈头盖脸地一顿打。他跪在庙里将自己的身世一一道来,阿豆也乖巧地跟他一起跪着。她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挨打,佛前的檀香又实在催人入梦。她一边听和尚念叨一边点头,点着点着,人就头朝下埋在蒲团里,以五体投地的姿势酣酣地睡了。
阿豆实是一个有佛缘的孩子。
他对老和尚们说起天魔之体时,老和尚们的眉头不动一下。净初主持摸着阿豆的脑袋,摸着摸着,他却突然叹了一口气出来。
师父什么都没说,但梵觉深知道他为何叹气——阿豆天生慧根,有大光明相。与他的天魔之体恰好相反,阿豆是个天生修禅的好苗子。
这世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魔之体的诞生必会催动与之相对的因果。阿豆是他的因,也是他的果。梵觉深不知道上苍为他们二人书定的是何种结局,但命运促使他们相遇,是否是绝境中的一线生机?梵觉深想,若有朝一日他心魔深种,面目非昨。阿豆能结束他的痛苦,他能成就阿豆的正果,这样倒也不错。
这样的结局,他或许就不会心有不甘了。
院里的老和尚看不透阿豆的因果,师父也说师徒缘分未至。莫非阿豆还有俗缘未尽?梵觉深不知。他带着阿豆继续在人间行走,等待着那一日的到来。
他教导阿豆伏魔的功法,甚至将自己唯一的弱点悄然融杂在她演武的习惯中。天魔之体若真如传闻中那般强大,甚至让魔门有底气与正道一较高下。此时的他借阿豆之手杀死那个来日可能堕落的自己,这是否也能算是一种自渡?
梵觉深想过无数种可能,却从未想过那苛责众生的命运会又一次将他愚弄。
他的生身之父,那个问鼎魔界的尊主竟不顾天剑之威亲涉凡尘。他掳走了阿豆,迫他不得不前往变神天,斩断往昔与今日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