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6页)

兜兜转转,正是纪楚想要的效果。

甚至纪楚都觉得,这效果好到有些离谱?

京城那边的风声,还真会影响下面人的选择。

纪楚对此并无意见,反正目的达成即可。

而且棉花是百姓们辛辛苦苦种的,其间不知经历多少难关,若不给他们先用,那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眼看沾桥两镇十五县的百姓穿上棉衣,他也松口气。

从接管沾桥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总算没有辜负对大家的信任。

纪楚现在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安丘县一趟。

九月份到沾桥之后,一直到十月底了,他都没有回去过。

虽说李师爷经常写文书给他,但还是回去看看更安心。

跟他一起收拾东西的,还有蔡一繁蔡先生等人。

九月来到安丘县,如今也一个多月,弹花机做成,他们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为了弹花机,这一年的时间里,蔡先生几乎没有管其他事情。

现在东西做成,这个倔脾气老头脸色都好了不少。

但同时,他两个徒弟分明觉得,师父似乎有心事?

这不合理啊。

师父向来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藏着掖着的。

等师父说,要跟纪楚一起去安丘县看看时,就更加奇怪了。

现在大雪纷飞,不早点回家,怎么还要去安丘县?

纪楚微微挑眉,他倒是明白些什么。

不过倔老头不说,他也暂时不提。

反正总有人忍不住的!

纪楚理直气壮,看着沾桥县衙门,把物件收拢好。

可他还没走,马典吏,成捕头,傅书吏就已经来了。

他们三人的眼神不对,让蔡先生都主动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给纪县令送行?”

不至于啊,

蔡老头自己都知道,纪县令经常在两地往返。

马典吏深吸口气,抱拳道:“大人,您回安丘县之后,是不是要去州城了。”

其实纪楚早就该去了。

但因为棉花的事,一直拖着。

这下连蔡老头都反应过来。

县官三年一大考。

这是要考核了。

等会,纪楚在这地方已经三年了?

那岂不是要离任?

怪不得沾桥县衙门众人满脸不舍。

他的家乡如有这样的父母官,他定然也是如此。

纪楚微微点头:“要去了,拖的时间有些长。”

“我本就监管此处,大家不要难过。”

话说着,纪楚交代的也多了些,最后笑道:“又不是去了就不回来,等到接任的官员过来,我才会走。”

接任的官员,要么在年前赶到,要么在年后正月二月到任。

现在两地新县令都没来,估计是在年后了。

所以他去州城考核之后,还会回来的。

这也是纪楚并未真正告别的原因。

要说不舍,他何尝不是。

纪楚拍拍三人肩膀:“今年封印不用等我了,你们看着办就好。”

“看好沾桥县,如今的一切,得来不容易。”

当年的沾桥县是什么模样,不用多说。

变化之大,估计当地很多人都觉得不敢置信。

所以他们更要守护好这份安宁。

三人连连点头。

纪楚没有再多说,这次去州城,还要给他们三个请官。

他们几人也值得信任。

不再多说,纪楚带着众人离开。

沾桥通往安丘,这条路他走过不止一次,此次颇为感慨。

纪振虽不能说话,却明显带了沮丧。

这中间的道路,甚至都是他看着修建的,难免伤感啊。

蔡一繁等人,已经听徒弟班凯班贤说了这里发展的经过,同样叹息。

班凯班贤来往安丘县好几次,几乎是看着这里一点点变化。

头一次听说安丘县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哪,又听说很穷,心里大概有了概念。

穷的地方他们见到得多了,不用去就知道什么模样。

可等他们到了安丘之后,第一反应是,肯定被骗了。

哪有穷县这个样子。

那时候是安建三十二年九月份,之后往返几次,每次都是不一样的。

一直到如今的安建三十三年十月,只这一年时间,变化更是迅速。

家家户户盖起房子,有了余粮,制糖种油菜赚银钱。

现在连保暖的衣服都穿上,要他们说,很多州城百姓过得都不如安丘县的人。

外来的人都这么认为。

安丘县百姓更是如此,毕竟日子好不好,有点良心的心里都有数。

也正因为这样,今年的冬日他们并不开心。

人人都知道,这是纪大人在安丘县的最后一年。

就算这样,大人最近还在沾桥,却不回安丘,让不少人很是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