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4/5页)
“放心,留不了几个人,头脑发热罢了。”经科左右训导道。
对于这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只等着看数科张扬起来,然后看他们笑话。
可惜了,数科根本不张扬,他们认认真真在出考题。
没错,想来官学数科?那也要考试啊,真以为这里是菜市场,可以随便进吗。
大家的担心都没错。
在知道数科要考试的时候,一百多考生已经走了四十多,剩下六十多里,还有犹犹豫豫的。
而这场考试,也是开卷考,试卷拿回自己家,自己写完交上来。
截止到四月十五写完,过了四月十五,就算作废。
可以说,这次的试卷,就是给所有人看的。
试卷开头,就引用易经里面的话,阐述数学的重要。
接着让人列举,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再接着,从日晷到印刷术,再到天文台的观星台,以及行军打账单粮草计算,以及军人行程等等。
这哪里是试卷。
分明是告诉你数学的用途,以及数学的魅力。
单是这样,还不够。
从民间物件到皇宫贡品,所有东西都能有其数学问题。
人只要活着,就跟数学相关。
最后的附加题,则是几道经典难题,没打算让大家做出来,只是炫技而已。
甚至不仅是炫技,而且是劝退。
看到没,题目这样难,你真的要来吗。
你真的以为理论工匠没有用吗,不要太自大了。
这份试卷的传阅程度,甚至超过了今年的州试。
州试年年有,这个热闹可不多。
曲夏州的数科试卷,甚至传到了外地,谁让它确实在为各地数科证名。
听说不少数科夫子看了,都差点哭出来,纷纷写信回应。
什么截止日期?不知道,我们就是互相交流。
在曲夏州还没走的咸安府安都事,听到州城里不少人在讨论这件事,还口口声声说四位夫子,只觉得神奇。
蔡一繁真的被他们接受了?
还真的被学生们称为夫子?
那试卷上几个刁钻题目,都出自他的手,他数学这样好?
带着这些疑问,他更不敢去见蔡一繁了,就怕对方生气,自己当时没有力挺他在府学任职。
可不去又不成,公务已经办完,下次见面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
安都事去数科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还是纪楚,纪楚正被喊着批改试卷。
那六十多个考生里,只有二十二个人交了试卷,
这一轮轮的筛选,剩下的二十多个,就是真的想在数科学习的,并且对数科实践课很有兴趣。
不管他们能不能留下,已经证明了,数科不是没人想学,你认为再枯燥的东西,都会找到同好。
说白了,不能发展,只是因为觉得没有前途。
安都事也好奇,纪楚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如果再看不出来,这是纪楚一手扶持的,那他也不用当官了。
不过纪楚下意识抬头,正好看到安都事。
众人见来了客人,正要奇怪,只听蔡夫子道:“安大人来了。”
倔脾气老头撇撇嘴:“听说你早来了曲夏州,也不同我讲。”
安都事心里一松,看来蔡一繁并没有太生气,连忙上前说话,不过如今的蔡一繁是蔡夫子,自然要比之前客气。
可要是太客气,又会显得刻意。
小宋训导并未让他为难太久,在数科,他是最会应酬的人!
有人招待安都事,其他人自然各自去忙。
二十二个学生里,有十五个人是认真答的,不管分数多少,都能通过了。
开卷考试,比的就是这个。
他们整场考试,就是为了挑选出愿意来数科的人。
说起来很卑微,但目的就是这个。
纪楚能给出的东西,绝对会比他们想象的多。
就像安都事想的,数科没有前途,真的留不下人。
可他们真的没前途吗。
纪楚跟蔡夫子对视一眼。
工司给出的来任务,可以开始做了。
改进是一方面,弹花机各地需要又是一方面。
眼看还有两个月,曲夏州各地就要种棉花了。
倒是需要多少弹花机?大家心里都有数。
如果靠着整个州的棉花,还不能让这二十多人吃上饭,那蔡夫子名字倒着写。
懵懂来上学的十五个数科学生,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如何。
他们有的是冲着纪大人,有的冲着学有手艺,有的是真爱数学。
还有的人,纯粹不想学经科了,要换个脑子。
但在旁边看着的安都事,倒吸一口凉气。
纪楚说种油菜,油菜已经造福了一州一府。
如今又在暗地里鼓励种棉,估计这又是一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