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4/5页)
纪楚听到这,心里明白七八分。
自从经历过二王爷禁棉一事后,他对如今很多事更明白几分。
知道这里的人跟现代想法之不同。
现代人经常说孔孟之争,又或者说老庄跟孔子之争,再有什么各个门派学术之争,多是带着兼学兼听的想法。
如今可是真能为这些不同打起来的。
王学政让他回避,就是不想撞到对方枪口上。
真要闹起来,对谁都不好。
邓成见他明白,不再多说,而是讲起二王爷如今的下场。
“他府内能用的人基本都没了,要么去了太子府中,要么直接流放到其他地方。”
“以后的二王爷,就是闲散宗室。”
可以说这一回,太子身边的太傅等人,终于能松口气。
二王爷任意妄为不是一两日了,能够彻底压下去,估计大家都费了不少力气。
解决这个隐患,天底下许多事,就能真正施展拳脚。
邓成对此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他挠挠头,转而说了另一件事,估计今年年底,他就要被调到常备军,在岳将军手底下做事。
这也是他家早就想好的路子。
“本以为你来了之后,咱们能当一阵子同僚,没想到也还不到一年时间。”
邓成颇有些遗憾,不过他也不是扭捏的人:“不过以后时间还长,我在常备军,以后肯定还会再联系。”
纪楚想到什么,笑着点头,心里还说,肯定的,你们常备军以后肯定会需要数科。
如果说弹花机八号是民用。
那以后搞点军用的东西也不在话下。
至于未来的武器发展,他心里可太有数了。
但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机。
真让其他人听到,肯定怀疑两人要密谋什么。
而且数科刚刚起步,一个弹花机都够买得了,其他事情还要再等等,不能太过贪心。
一想到数科的未来,纪楚心情都好起来了。
所以他完全不知道,新来的乡试巡考,正想办法“偶遇”纪楚。
巡考大人就是想看看,纪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可惜纪楚知道轻重,根本不往他面前凑。
再说户司工司两处事情那样多,谁有工夫管那些。
巡考没找到纪楚,倒是去新数科看了一眼。
眼看着满院子的木头屑,牙都要咬碎了,只说着奇技淫巧,不堪入目,又说什么匠人之学卑劣等等。
放在前些时候,数科的夫子学生们,还有工夫难过。
现在不行啊。
现在日日忙的吃饭都要抽空,谁管这些事。
有功夫还不如多去造几台弹花机八号。
估计是学生们的态度,以及夫子们根本不介意,让巡考更为恼火,连王学政都被阴阳怪气几句。
王学政心道,他以为自己都够古板了,没想到来了个老学究,更古板了。
王学政道:“数科艰难,扶持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孔子言有教无类,匠人学数科也该教导。”
有教无类是这样用的吗?!
这不是强词夺理吗。
巡考面色阴沉,对纪楚这人印象更深。
此时的纪楚则在看乐薇手中的订单,以及参观州城的一处蜂蜜作坊。
跟他一起的,还有终于官复原职的张推官跟他娘子。
不过张推官等到年底,也会再有新的官职,大概率不在曲夏州,会平调到其他地方,约等于降职了。
安丘县的事肯定会影响到他,如今的惩罚已经算轻的。
他们夫妇两个一起过来,同样是交接手中的事。
毕竟这处蜂蜜作坊,是张娘子帮着乐薇,李娘子牵线,终于给落成的。
曲夏州各个地方,如今都种油菜,大批的油菜带来大批蜂蜜。
蜂蜜买卖应运而生。
听说为了装蜂蜜,当地的陶罐都涨价一文钱。
所以蜂蜜做成糖肯定更好运输。
同样的,这些糖运到各地之后,还能再熬成蜂糖。
等于说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多了个步骤。
总之江南一带的商家需要什么,他们曲夏州蜂蜜产业便做什么,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
陶乐薇对创办作坊并不陌生,而张娘子又跟江南的商户们多有来往。
她们两个合作,把当地蜂蜜产业办得十分红火。
如今下面十几个县的蜂蜜,基本会运到这处作坊,而且这里也基本招女工。
用张娘子的话说,女工做事干净利落,更适合触碰食物。
跟她们一起合作的,还有曲夏州州城几位蜂农家娘子,一群人把蜂蜜作坊办得风生水起。
纪楚前段时间忙前忙后,只知道乐薇做得好,却也没想到,这作坊竟然如此专业,规模也远超其他地方。
怪不得可以接纳那么各地来的蜂蜜,也怪不得出货量能那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