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7页)
也就户司聪明,用棉花的利润先站队了。
剩下的礼司,吏司,工司则不知道该怎么办。
吏司这边还算老神在在,他们主管官员考核起复,在左都事薛明成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即可。
剩下的工司主事景大人何等聪明,让手下安心,他们工司自有作用。
但现在的礼司主事,表情明显不对劲。
他也是今年刚刚上任的,本以为还会像前主事那样被重视,没想到秀才遇上兵。
而他也听说,自己礼司这些人,跟户司纪楚是不合的。
真是举步维艰。
这几个部门各有不同。
最高兴的,肯定还是兵司跟刑司。
跟纪楚关系比较好的刑司刘大人更高兴了。
好啊,终于让他们熬出来了!
兵司更不用讲,人人都等着新知州重用。
这些变动也不算特别意外。
之前就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的风格。
他们这些官员,只能尽量去适应,而且早点确定自己想做什么,比让下属猜测,那可好多了。
不过他们户司可就惨了。
棉花收益拨给工司之后,不少同僚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对。
就差直接说:“真是狗腿子!”
太会巴结了!
卓主事他们也是无奈。
那棉花收益本就是多出来的,而且兵司多年没有改动,不给他们说不过去。
要说前三四年主要恢复民生发展经济,没少你们的啊。
但不管怎么说,尤其是礼司的人,看他们十分不爽。
无他,按照今年知州的风格,与礼司方面的拨款,应该会大大减少。
纪楚跟李师爷他们讨论的时候还道:“但凡分预算,肯定会不均的,之前许知州多给礼司分,他们也没意见。”
“过段时间就好了。”
李师爷跟着纪楚时间也长了,难免多想一些:“大人,新知州刚来,便提拔兵司,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纪楚心中有些猜测,但也不好说。
先是兵司主事换成有沙场经验的。
然后是有兵部履历的知州,怎么看都像风雨欲来。
还有邓成跟他说的话,以及薛明成最近的低调,似乎有危险逼近。
但他们这里是边城,就算有异变,也该是他们先知道吧?
或者说,有异变的不是他们这边,而是其他边卫?
平临国承平已久,有岳将军在的西北常备军都要说一句武备松弛,其他的地方呢。
纪楚跟李师爷对视一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先不提这些了,尽咱们所能吧。”
自从纪楚来到州城身兼两职,李师爷同样做两个部门的差事。
如今又成为正六品左都事,负责的事情更加重要,李师爷也成长得极快。
想起刚来曲夏州时,他做事青涩得不行,如今算是看得更全面了。
两人说完之后,又想到李纹跟纪振,他们两个都练了拳法,最近纪楚又找来枪法的师傅,明显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李师爷道:“他们想去常备军,最近一直在嘀咕。”
说完之后,他又不舍得。
如果常备军真有祸事,那岂不是送儿子上战场。
可这种情况下,又会闯出一番事业。
从前些年跟常备军黄总旗他们接触,两个孩子明显有这种倾向。
之后一直练武,同样是这个原因。
不过纪楚跟李师爷都没打消过这个想法,想着送去兵营历练历练也不错。
可现如今实在不同。
不说李师爷,纪楚都有点犹豫,振儿到底是大哥的儿子,他带到身边是想给侄儿好前程,并非去送死。
大哥大嫂对他那样好,还时时照看乐薇的家人,自己不好做这种决定。
这些事都有点头疼,之前写信同哥嫂说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支持的,只是忧虑振儿不会说话,去军营会不会有问题。
现在情况又有不同,肯定还要告知。
纪楚想了想道:“先不急,刚开始学枪法,总要过个大半年再说。”
李师爷点头,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说起来,他们对边卫的猜测半点都不能透露。
朝廷不说,新来的知州也不说,肯定有其原因。
这番谈话刚结束,吏司的薛明成便过来了。
说起来,薛明成也是成为左都事,如今同样是正六品。
从去年开始,两人交际也算变多。
这人狡猾,之前想用纪楚扳倒当时的吏司主事,没得逞后反而接近,还屡次透露京城的消息,明显有交好的意思。
这般狐狸性格,纪楚也只觉得有意思,而且在他这能实实在在探听到不少消息,自然不会计较之前的事。
薛明成过来聊的,也是边卫的事,他同样嗅出不同:“京城那边的消息还没送来,不过那里多半不会瞒我,到时候就知道事实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