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8页)

现在他们主要应对外面的麻烦。

因为他们发现,永锦府府衙,对他家也是不冷不热。

之前说京城传来两个消息。

一个便是广宁卫战事,这让纪楚低价买棉的事直接反转。

人家平价买,是为了更多士兵有棉衣穿,也是为了朝廷省钱,你们在这话多。

这个主要在民间引起反响。

另一个则是许大人为纪楚说话,作为户司左侍郎的他,直接说跟永锦府的棉花买卖,只不过开个头,并未谈成。

这点则是证明,纪楚没有两面三刀,更没有翻脸不认人。

都没谈成的事,难道也要纪楚照做?

百姓们对此没什么想法,但官场则不同。

隔那么远,许大人都想着替纪楚辩解,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人家之间关系如此亲厚,轮得到你们在这打抱不平?

同时也让永锦府衙门这边颇为尴尬。

马家搞的这一滩事,让他们衙门里外不是人。

你们做你们的买卖,扯上官府做什么。

高价跟士兵抢棉,就让本地兵司跟常备军不爽。

现在又闹到户司侍郎那,永锦府知府都有点头疼,要想办法向许大人解释,他们没有故意这样做,纪大人的人品,他们一贯敬重的云云。

许大人是朝廷以及太子身边的红人,回京之后直接去了户部这样重要的地方。

谁敢得罪啊。

那些说纪楚背叛许大人,投奔新知州的说法,根本不存在!

大家不要乱说话了!

永锦府府衙被牵连,对马家自然没什么好脸色,这让马家上下更是坐立不安。

还未跟纪楚正面对上,就已经惹了这么多麻烦。

别说马掌柜,就连马老爷都有些后悔。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强忍着,等沾桥县忙不过来,求永锦府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好狠狠报复回去。

还有就是,白叠子要大赚一笔!

一定要大赚!

否则这段时间的亏空怎么办!

马家此时此刻只能忍耐,同时对纪楚的恨意加深。

他们马家最近一切麻烦,都是纪楚带来的。

但就算恨,也不能摆在明面上,给沾桥送去的布料针线,还要优先安排。

没办法,就算恨也要做买卖啊。

这种软弱的性子,纪楚听了都觉得可笑。

而赶到沾桥县的丁老爷已经跟沾桥签订了契约。

棉花之乡沾桥县独家授权!

还有白婆婆亲自教导手工纺棉线的技巧!

天啊,他们走什么运气,竟然被如此眷顾。

丁掌柜急匆匆赶回去的时候,丁老爷完全不敢置信。

之后琢磨出来,这就是为了让马家知道好歹。

而且人家纪大人根本没有直接打击他家,只是扶持另一家而已,这手段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这种做法,只会让大家明白,纪大人从未想打压过谁,不过是扶谁家,谁家就能起来罢了,大家有点眼力见儿不行吗。

反正丁老爷是连夜赶到沾桥县,生怕这好事再找到别人。

丁老爷看着契约,笑得牙都露出来。

天啊,这是什么好事,真签了啊。

以后天底下的白叠子,独他一家。

什么叫物以稀为贵?

什么叫真正的贡品?

纪大人还吩咐,既然要做,就要做最精品,稍微有一点瑕疵都不能售卖,否则便是砸了白叠子的招牌。

既然是奢侈品,就要有奢侈品的稀缺跟名头,务必做得极尽华美,而且不可替代。

一切都要找最好的。

最好的棉花,最好的绒毛,最好的纤维长度,最好的女工。

还有沾桥县亲自帮忙宣传,一定不能降低白叠子的高贵。

到时候,还会出一个棉花行业标准。

他们会把棉花不同纤维长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价格。

以及不同工艺制造的不同棉布,也有不同的价格跟等级。

作为商人,丁老爷认真细致地听讲,就差直接说:“大人,要不您来经商吧,您要是来了,咱们肯定做大做强。”

不过制定行业标准,确实有利于定价,这对以后的发展都有好处。

标准制定到最后,丁老爷更加确定,这规则并非针对所谓的马家,就是为了让棉花市场更加规范而已。

有了这个东西,价格才不会乱套,也会让大家买到各自需要的东西。

丰俭由人才是最适合大家的。

可想而知,这套规则不是突然拿出来,应该是纪大人早就做好的准备。

丁老爷千恩万谢,最后低声对纪大人道:“大人,您真的不需要帮手吗,我们家可以让最好的绣娘们偷偷过来帮忙,银钱方面您也不用担心,我家自己承担。”

这意思就是,他们自己运人,自己出钱,帮您解决十万套衣服的事,您里子面子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