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6/7页)

谁看这东西啊,跟鬼画符一样,翻上一页,绝对能睡上一整天!

而后者由蔡夫子写的书籍,却在还未上市时,就被很多人预定。

蔡夫子是谁?

蔡一繁啊。

倘若还没听过蔡一繁的名字,那真是孤陋寡闻。

一介工匠,成功进入官学当夫子。

如今被人敬仰不少,还有不少秀才都是他的学生。

这般成就古往今来也没多少吧。

不止如此,他在当夫子之前,就是陇西有名的匠人,他做的各类农具早就供不应求。

多少人排着队求他做工具。

现在又多了第一位匠人夫子的光环,自然更受瞩目。

可以说蔡一繁的水平绝对可以相信,名气又大。

他出的书,天底下多少匠人都会抢着看。

故而《蔡氏之言》在印刷期间,已经有无数人前来预定。

如果说数学符号有多遇冷,那《蔡氏之言》就有多火热。

印上五千本,那是印刷作坊暂时只能印这么多。

只要放开印制,数量会极为可观。

蔡夫子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只为完成自己的心愿,也是对自己的本事的自信。

无论有多少人购买,他都会写下去。

但他逐渐发现,进入数科之后,自己这个老头子过上跟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每日忙的事,都是之前不敢想的。

曲夏州几件轰动的事,都有他的参与。

自己还是数科联盟里第一位匠人,各地匠人给他写信,都说他改变了匠人行业。

对此,蔡一繁不敢居功,但却是极为高兴的。

他就是喜欢这种虚名,怎么了?

他就是喜欢大家都知道他的厉害!

与此同时,他的书也在一步步地完善。

刚开始肯定不知道怎么写,还是其他夫子帮忙,这才有了思路。

之后越写越顺畅,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厉害。

尤其是新学政过来,给他很多指点。

朝中的进士,以前还在宫里当差的刘学政,都说他的书能当数科的教科书。

反正那天晚上回到家后,蔡夫子又哭又笑,大喊一声:“此生再无遗憾。”

要不是蔡娘子拉着他,估计还要再喊一会。

此刻看着整整齐齐五千本书,每本书上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章节都是他这一辈子的心血,更是红了眼眶。

多少人笑他一介匠人痴心妄想,五十多了跑到曲夏州当夫子。

可谁又知道,他如今功成名就,靠的就是痴心妄想。

整个数科都围了过来,小宋训导更是笑道:“蔡夫子,您多看几眼,一会这些书就要发下去了,您可看不到了。”

张玉春也道:“是啊,外面都在求您赶紧卖书呢,书铺的伙计也在外面等着拉走啊。”

学生们则恭恭敬敬贺喜。

其中不少秀才学生同样如此。

匠人怎么了。

他们要是能学到蔡夫子一半的学问,都算他们学业有成啊。

最先进入官学的学长们,如今身份都不大相同,全国各地的数科,商贾,都在请他们过去。

会做弹花机的,懂缝纫机的,全都捧着银钱过来。

刚开始加入数学的学生,家里条件基本不太好,多年读书让其他兄弟姊妹也有怨言。

现在完全不同,各家都盼着自家有个数科学生。

不仅能赚钱,还备受尊敬。

就算不想跟这些打交道也行,你要是数学好,懂得研究公式,那就去做设计,能分到的利润也很可观。

其中一位沉默寡言,一直被说怪异的秀才,他便是如此。

以前在经科时,不少人都不愿意跟他一起做事,更觉得他不善交际,以后在官场上肯定混不开。

因此这位秀才更是沉默,但来了数科之后他发现了,不跟人说话没关系,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反正很多夫子也是这样啊!

而且他还帮忙改进了缝纫机的一个小问题,就有了其中一项专利。

现在每造一台缝纫机,就会给他分成,这样的分成可以持续三十年之久。

所以他不需要会交际,只需要会研究设计就行。

反正在数科,只要有真本事,真有技术,有能力,有学问,便有你的一席之地。

蔡夫子更是其中佼佼者。

他让无数贫苦出身的学生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自己的榜样。

倘若他们处在蔡夫子的位置,绝对做不到这样好。

蔡一繁坦然自若地接受学生们祝贺行礼,他教导知识,学生们客气拜谢,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不会因为对方是秀才,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这种转变放在之前,是绝不能想象的。

他在《蔡氏之言》的结尾一再夸赞纪大人,就是因为这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