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6页)

太子是可以容人的。

但这位,绝不可能。

别的不说,曲夏州那事,就不会放过他全家。

让本就贪婪狂妄的人登上皇位,会带来什么后果?

大家可想而知。

五王爷的感触甚至更深。

先皇五个子女。

老大老二一母同胞,其他三人母妃各有不同。

自小在宫中长大的他们三个,没少被二王爷欺辱。

三公主四公主级每每都要躲着那位,便可证明那人的恶劣。

倘若他有了更大的权力,五王爷都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已经到这一步了,不成功则成仁,去见一个六品官员怎么了,难道要犹犹豫豫,等着机会落空?

五王爷说做就做,立刻让薛明成带自己前去驿馆。

京城驿馆当中,纪楚已经给许家送了拜帖,虽说天色已晚,但还是让人送了过去。

当时许义许大人给他留的名帖,原本是想让他有事可以求助,没想到这会送去,是这般情况。

做完这些事后,纪楚并未歇息,而是静静等待。

旁边的李师爷已经蒙了。

给许家送拜帖之前,纪楚先让他送了封信到五王爷府中。

这就让他满腹疑惑,等回来之后,疑惑变为震惊。

因为他看到了五王爷给纪楚写的文书,火器重启的文书,那落款是不是太大胆了。

同时也从纪大人那了解到全部情况。

听完之后,李师爷深深觉得,怪不得自己只是个秀才,怪不得考不上功名。

这里面的事情也太复杂了吧!

但说复杂归复杂。

归根到底,那就是弄死二王爷,那就天下太平。

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一切便简单多了。

问题在于,那二王爷身体康健,如何行事?

现在他身边,肯定如铁桶一般啊。

还有,就算您有主意,那也不能讲啊。

如果帮五王爷解决了麻烦,回头再清算您怎么办?把锅全都扔到您身上,那他可就清清白白了。

所以就是。

要杀二王爷。

如何杀,怎么杀,却没人敢提。

谁提谁背锅。

纪楚更不可能上赶着给建议。

他一个人事小,后面还有全家十几口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被牵连进来。

这也是纪楚为何要给出语焉不详的信件。

说得太直白,那便是他的罪证。

更不能上赶着出谋划策。

打个比方说,有人需要办一个差事,你知道解决方法,还知道这个方法说出来会得罪人。

那你会上赶着讲吗?

一定要对方求着你,立下誓言,甚至立下契约,绝对不牵连你,甚至许你好处,你才可以讲。

再退一万步讲。

想杀二王爷这事本身,就不能由纪楚提起。

必须是对方提,他再给建议。

否则时过境迁,五王爷再起疑心,觉得能杀一个二王爷,就能再杀一个他。

到时候又是后患无穷。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坐驿馆,等着有人上门“求他”。

求到没有办法,才能“勉强”说出方法。

献策的时机也至关重要。

就跟打牌一样,手里同样是那几张牌,但出牌的顺序,决定了这副牌能不能赢。

纪楚闭上眼。

等着薛明成登门。

又或者,五王爷亲自登门。

不知为何,纪楚竟然觉得这位可能会自己过来。

看他平时的行事作风,似乎不无可能。

若真的是这样果决的人。

那站队他,好像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

这位同意火器重启啊。

他就是个想好好发展工业的官员而已,能不能让他好好做事,不想动脑子啊。

纪楚面上淡定,心里吐槽。

平临国这里的事,必然传到关外,希望这段时间他们不要异动。

否则对自己国家来说,真的是内忧外患。

京城的事情拖得越久,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纪楚闭上眼,认真梳理这次的事。

千头万绪,也有解决的办法,没必要自乱阵脚。

驿馆下面还是闹哄哄的,反而纪楚的房间非常安静,连带着他带来的人,似乎都底气十足。

“曲夏州来的那个纪楚,看着年轻,反而沉稳。”

“是他啊,那难怪的。”

“你知道他?”

“我有个亲戚在永锦府做官,跟纪楚打过交道,出了名的厉害人物,曲夏州如今地位节节攀升,他从中出了大力。”

“棉花知道吧,他一手发现,还送到广宁卫十万套。”

“要不然喊他下来,商议商议这事,京城到底谁当家?”

其实他们想说的是,到底是继续投奔太子旧党,还是去找找二王爷的门路。

他们倒是想投奔太子门下,可世子都被带走了,真的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