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6/7页)
否则这么多厉害人物,没人能管得住啊。
现在不仅管住了,还想方设法,做出最切合实际的东西。
没看到刘学政看纪楚的眼神都不对了吗!
但兵司主事,以及三位千户极为满意,他们恨不得现在就写信回去,告诉自家将军手榴弹的好处。
而且还要紧急练兵,专门训练投掷手。
这在军中并不算难,投掷手要的准头跟力气,他们肯定不缺的。
只是新式武器装备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训练。
可不是直接把手榴弹拉到战场上,就能立刻发挥作用。
他们是正规军队!要有正规的训练!
否则手榴弹反而会伤到自己人。
在大家高兴之余,另一件事摆在面前。
什么时候开始量产。
这个问题涉及很多方面。
作为通判,纪楚肯定是领头的,同样也需要廖知州点头。
然后还有户司批银子垫付,以及工司准备原料。
最后才是数科组织工匠们开始生产。
同时,两支军队也要向朝廷请求拨钱。
他们要买新武器!
求拨款!
所以什么时候量产?
西北常备军跟广宁卫肯定想让他们先做。
但曲夏州户司这边要挪出一大笔银子垫付不说,连其他订单都要往后推迟。
工业作坊园的产能就那么多,原材料也就那么多。
做了这些,那缝纫机的订单跟链条车订单怎么办?
就算纪楚跟各方面关系都不错,也一时解决不了产能跟原料的问题啊。
所以纪楚的选择是,分出一部分。
等回到州衙门,只剩曲夏州自己人的时候,纪楚说出自己的想法。
“手榴弹好做,其实没必要在曲夏州做。”纪楚一口气说完,“其中需要的铁片材质要求也不高,不如让他们拿着配方,回广宁卫生产。”
廖知州,刘学政,户司卓主事,以及工司景主事都看向他。
把手榴弹配方,直接给广宁卫?
等纪楚说完,大家都意识到一件事,平时的缝纫机也好,链条车也好,都是他们曲夏州自己主导设计生产。
而火器重启,奉的是皇上的命,所以并不会把设计图纸攥在他们手里。
纪楚从最开始,就是为天下各地士兵重启的火器,并非为了曲夏州,更不是为了自己。
他想要重整军备,让百姓不受战乱之苦,这颗心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
“好,我支持。”廖知州直接道。
其他官吏震惊之余,也跟着点头:“是了,是我狭隘了。”
说这话的,自然是户司卓主事。
他看着曲夏州税收节节攀升,难免对各地订单更加上心。
但回头想想,搞那么多税收,若不改善百姓们的生活,那又有什么用。
这件事算是给他当头棒喝,让他再次审视本地税收之高,以及各地支出的问题。
在纪楚的支持下,火器重启的第一阶段,基本已经完成。
火铳,火炮,手榴弹这三种火器,都会送到京城,让皇上验收。
跟着一起同去的,还有火器的图纸。
而广宁卫也不用千里迢迢从曲夏州购买手榴弹,完全可以拿着图纸,请他们这里的夫子前去教学。
本地自产自销,费用马上降低很多,而且这么量大管饱的好东西,绝对能给广宁卫的战役带来质的改变。
本来还想着,如何争取更多手榴弹订单的董千户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给你们手榴弹!
但给你们图纸!
还派几个厉害的夫子跟着你们回去!
你们自己回家造去吧。
这合适吗!?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纪大人不仅给他们渔具,甚至把教程都给他们了?!
其实广宁卫那边派董千户过来,也是看在他有运货的经验。
当年十万棉衣,就是他运回去的,路上也没出大差错。
本想着火器更不好运,所以才特意派他前来。
没想到这次根本不用运东西,直接带着人,带着图纸回即可!
可董千户眼睛一转,笑道:“不对,我们还要带东西回去。”
来都来了。
不带点你们曲夏州土特产回去,那怎么能行!
话音落下的董千户直奔平临国最大的棉被服作坊,也就是沾桥县的被服作坊去了。
现在都十月份了,今年的新棉也下来了,他们肯定要再带一批棉被服回去!
这让外地的客商脸黑得不行。
你们广宁卫的怎么回事!
怎么什么都要买啊!
纪楚措手不及,好几天都不敢出现在户司主事面前。
谁让军中购买这些物资,肯定比普通订单要便宜,甚至还要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