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4/6页)
从二月开始,就关在监牢里的岭鞍部落首领南门金。
马上五月份,算起来也两个多月了。
该不敢置信的,该难过的,该愤怒的,都已经经历过了。
如今的南门金,已经接受自己的现状。
可接受了自己的现状,不代表也接受岭鞍部落的情况。
他从兄弟们手中抢来的部落首领,本以为能带着岭鞍部落成为第一部落,事实上他也基本成功了。
可因为对平临国的觊觎跟骚扰,让部落几乎不复存在。
只要想到这件事,他便夜不能寐,既愧对祖先,更愧对族人,还有他的亲姊妹们,以及不知流落到哪里的妻儿。
所以在沮丧跟沉默过后,南门金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
费劲把他活捉,必然有其原因,可对方就是不派人过来谈话。
纪楚更是不露面。
听说他一会去边关修城墙,一会去作坊园安抚人才,又去田地看麦子,就是不看他!
这让南门金愤怒之余,再次明了自己的处境。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清楚,肯定是刘为民刘大人说的啊。
刘大人脾气好,就是嘴碎,没事就念叨几句。
属下还问:“为什么要跟他说那么多啊,直接晾着不就行了。”
在刑司也好几年的刘大人嘿嘿一笑:“你懂什么,这叫攻心计。”
人是关的,话也是要说的。
只有让这人知道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差,以及再不表现出诚意,他的岭鞍部落真的要没了,他才会着急,才会俯首帖耳。
“熬鹰吗,就这一手。”
刘大人的做法确实有用,因为他还挑能讲的,把关外的情况,以及边关修城墙的情况说了。
这些话确实触动南门金,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看向刘大人的眼神变得锐利。
两个多月的时间,时间已经太久了。
他的部落,他的家人,都因为他的举动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多半已经被其他部落俘虏当奴隶。
而平临国这边则把城墙修得越发坚固,甚至鼓励关外百姓在附近居住,甚至给他们提供差事。
这计谋太阴险了。
估计要不到七八年,不,要不了三五年。
这些戈壁上的人,就会偏向平临国,自从成为城墙外的百姓。
到时候部落再打过来,那先打的不一定是谁。
平临国这边肯定不会承认,他们只会在百姓越来越多的时候,为了保护他们,在关外再修一座城池。
到时候平临国实际掌控地方,就又多了一座城。
而城之外的几十上百里,依旧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城内的百姓,更会自称平临国的人,因为他们不再风吹日晒,不再受颠沛流离。
聪明如南门金,早就“看透”平临国的做法。
也只有关外那群人还在打!
可他们打来打去,对这里也有威胁。
南门金终于明白,西北常备军俘虏他做什么。
人家想的不只是打仗。
还有打仗之后的事。
南门金干笑几声,感觉自己肚里那点花花肠子,在这些人眼里简直袒露无遗。
这么看来,他输得好像不冤枉。
直到现在,南门金才大概明白平临国的意思。
更明白他活着的作用。
这些话自然可以说出来,但别人说,跟他自己想,区别还是很大的。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合作,他背靠平临国,至少能救回一部分当了奴隶的族人呢。
而岭鞍部落也不会彻底毁在他的手里。
依照平临国如今的发展,岭鞍部落很可能更加繁荣。
另一条,便是不合作。
那他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而且关外愿意合作的首领极多,他肯定不是唯一选择。
等他死了,岭鞍部落肯定彻底灭亡,就跟许许多多的部落一样。
要怎么选,似乎已经不用多说了。
南门金接受自己的现状,多次请求要见纪大人。
这次用的是请求,证明已经知道自己的情况。
等请了第三次之后,纪楚也腾出时间,可以来见他。
在知道刘大人做了什么时候,纪楚惊喜道:“厉害啊,本以为还要再熬一段时间。”
刘大人笑得极为狡黠:“我在刑司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待的啊。”
不愧是平临国官员,果然厉害。
把南门金带到纪楚在衙门官署时,纪楚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位岭鞍部落首领。
以前只听过他的名字。
纪楚坐在上位打量他,而这个戴着手铐脚链的敌方战俘,直接行礼道:“见过纪大人。”
李师爷在纪楚身后微微挑眉。
这也太上道了。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至少态度很不错。
平临国也不要他的忠心,只要这份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