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漳兴元年, 九月初一。

距离钦差纪楚一行到达原化州,已经五日时间。

这五天里,原化州的官员士族们日日讨论, 还去了黎士杰的黎家,以及他老丈人张家。

都想知道纪楚的态度。

准确说, 是当地以曹家为首的四家武器作坊, 想要知道纪楚的态度。

作为朝廷钦差,皇上命他来督造武器。

“可是这督造, 也分不同的情况。”曹家其中一个子弟,跟黎士杰当年还是同窗, 也考上了举人,如今还在备考明年的会试。

曹家子弟笑着对黎士杰道:“黎兄为官多年,大概知道这里面的关窍吧。”

黎士杰当官六七年,若听不出对方的阴阳怪气,才是傻子,直接道:“是啊, 听说你明年再战会试, 考上进士之后也要做官, 需要本官传授一些经验吗。”

他怎么也是从六品的官员,在官场上不算什么, 但在你这个备考的学生门前, 那也是大人啊。

曹家子弟脸色一变, 只好先赔礼, 他到底有任务在身, 只得客气道:“大人不要责怪,只是想着督造的不同情况,您大约也是知道的。”

不管黎士杰知不知道, 这位曹举人都是要继续说的。

“督造嘛,无非是按照朝廷的命令,要把东西交出来。”

“一般的督造,照章办事就好。谁都不得罪。”

“不懂事的督造,则一定要强令完成,半点不懂变通,也不管实际情况,就是梗着脖子要东西。这样吃力不讨好,实在不是官场行事。”

黎士杰看了看这人,就听对方继续道:“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种督造,被称为不一般的督造。”

“不一般的督造,则会帮着办事的地方,把朝廷要的东西弄出来。”

“帮着把东西做出来,这样对办差的同僚好,对朝廷更有交代,岂不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说到这,黎士杰终于明白对方拐弯抹角在说什么了。

习惯了曲夏州的高效率,以及大家直来直往,只为办差的风格,突然回来,怎么有点不适应啊。

黎士杰这点不适应,在曹举人看来,便是没反应过来。

都当官六七年了,却依旧没有城府,什么都写在脸上。

真是白当那么多年官了。

想当年他跟黎士杰,纪楚一样,都是一年考上的举人,本来也能当官的,可想着举人就当官前途不好,这才选了继续读。

没想到六七年下来,黎士杰都是从六品官员,还被任派跟着钦差做事。

纪楚更不用说,正五品的官职,皇上亲口任命的钦差

就算原化州的官吏,以及曹家本身,都不敢对他做什么。

如果自己当年也去做官就好了。

即便不如纪楚,也能跟黎士杰一样吧。

殊不知,黎士杰怎么也在官场好几年,后期的曲夏州官场,更是人才济济,曹举人这点小心思,全都看在他眼里。

眼看曹举人还要再说。

黎士杰只道:“放心,我会把这话转达给纪大人的。”

“哦?纪大人不是回乡了吗?什么时候回州城啊。”

黎士杰自然知道,也就今晚之前的事了,不会打了个马虎眼:“看情况吧,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大概是要休息。”

黎士杰心道,什么一般督造,不懂事的督造,还有最后非同一般的督造。

分明是让纪大人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做一般督造,那就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管,皇上跟地方都不会说什么,最后有个结果糊弄糊弄得了。

做不懂事督造,便是雷厉风行,一定要找出武器作坊的弊病,然后一一铲除,到时候两败俱伤。

最后一样,则是想让纪大人用自己的能力,帮着武器作坊交货。

还帮你们做事,帮了那叫督造吗?

那分明叫协办。

可这么做,确实既能交货,又能交好原化州曹家。

是个不错的选择。

曹举人看着黎士杰,心里半信半疑。

这人真的听懂了吗?

算了,只要如实转达即可,纪楚肯定能听明白。

两人不欢而散,各有心思。

黎士杰等曹举人走来之后,深深叹口气。

看起来着实麻烦。

不过纪大人若是真的帮曹家解决麻烦,确实是个你好我也好的法子。

至少不会正面对上。

可以保全所有人。

说起来,曹家遇到的麻烦是什么,为什么迟迟交不出货?

去年还闹出火烧仓库的事。

按照他爹的说法是:“内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也不必知道,少知道是好事。”

说罢还道:“等纪大人从家里回州城之后,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我,到时候黎家,张家要宴请他。”

原化州州城本地的几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