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4/5页)
给百姓分地啊。
知州。
原化州知州。
这位大人不是本地人,让他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白捡一份政绩,他必然愿意。
黎士杰想明白一切,朝纪楚深深一拜:“大人,等您回来,只管听好消息吧。”
黎老爷下意识看向自己的儿子,这瞬间,才发现儿子真的要成为家中顶梁柱。
等纪楚一行离开。
黎士杰对老爹岳父道:“咱们去找本地知州,给百姓们分田。”
“跟着纪大人做事,得到的,绝对不止一个武器作坊。”
“而且曹家他们占的地,本就是普通百姓的。”
他好像找到了正确的路。
反正原化州州城,这个年肯定是过不好了。
此刻的丰抚县纪家村,里里外外都很热闹。
尤其是纪楚家中。
他们一大家子本就热闹,这大过年的,更是聚在家中。
路过的村人羡慕道:“你们家四儿媳妇帮忙修的房子?可真好看。”
“还买了那么多年货?”
“专门给兄嫂几家都添置了新家具?”
“你们家老大辛苦,没有额外多给点。”
肯定给了,纪楚大哥大嫂是最辛苦的,他们带着的纪振还远在广宁卫。
不管是纪楚还是乐薇,心里都存着补偿的念头,故而购置了不少物件。
纪楚当官这些年,基本都是身兼数职,而且后期的曲夏州,每年户司给官吏们的补贴都不少。
加之陶乐薇蜜糖生意做得极好,两人平日也不是爱享乐的,所以手里有些银钱。
一回到家,肯定是给家里添物件买东西,好让家人过得更好些。
虽说如此,但对于正五品的钦差来说,纪家的房子极为低调,跟平常村人的差不多。
顶多是每人都穿着棉衣,显得格外不同。
而且纪家人口众多,从爹娘开始算,一直到孙辈,大大小小一共二十五口人。
尤其是兄嫂家的长子,不仅娶了媳妇儿,还有俩孩子了。
连二哥家的大儿子也娶妻生子。
三姐家的也快了。
所以纪楚不仅是叔叔,甚至成了叔公,乐薇也是叔婆。
毕竟纪楚跟大哥的年纪,都相差十二岁。
纪楚今年三十一,乐薇二十八。
两人年纪轻轻,辈分都上来了啊。
也正因为纪家人口众多,眼看侄儿都有孩子了,村里人多多少少都会多说几句,那他们家老四媳妇,怎么还没孩子?
两人成亲也七年了啊。
他们俩在曲夏州的时候,就有人说过这事。
乐薇回家后更是如此。
而且看原本瘦瘦小小的内向丫头,如今行事落落大方,颇有些大家小姐的模样,行事做派反而更不稳重。
那天有人还看见她会骑马!身边甚至带着狼!
狼说的肯定就是追风了。
纪楚他们从曲夏州回原化州,也知道以后估计不会经常过去,追风肯定是要带着的。
之后送乐薇回家里,追风肯定被留下来。
也是那日,传出来她有身孕的消息。
而且因为她身体康健,那大夫讲,别说骑马了,再跑两圈都没问题。
话是这么说,可纪家老父亲老母亲却吓得不轻,连找好几个大夫过来,就怕有什么问题。
好在都说,陶夫人身体好,不用太过忧心。
那就好。
乐薇当时忍不住道:“娘,我小时候要不是您给一口饭吃,也不会有今日。”
当时她家都要把她扔了,不是婆母心善,真的活不到现在。
“不提那些了,好好养着,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楚哥儿。”
但乐薇犹豫再三,害怕耽误相公正经事,所以斟酌写信,让他安心即可。
好在纪家很快收到回信,还是纪楚抽空回的,让家里人安心,让乐薇照顾好自己,他过年肯定回家!
所以纪家赶紧把本就收拾好的房间再收拾一遍。
说是楚哥儿身边还有好多亲随,千里迢迢跟着过来办事,肯定要照顾妥当了。
衣食住行的,一定要安排好。
纪家没什么下人的概念,更不会这么对孩子身边的人,只会觉得大家过来不容易。
也正是这份善心,当年才会执意救下乐薇。
李娘子感慨:“也就是这样的人家,才养得出纪大人这般人品。”
如果纪楚听了这话,他也会同意的。
自他来到这个世界,便能感受到纪家带来的善意,还有爹娘兄嫂们的记挂。
他们一直坚持送孩子读书,一直积德行善。
所以才会养出原身那样的人,直到临终前,还让他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这一家子,就是最善良的平临国百姓。
一年年受到纪家寄过去的年礼,纪楚已经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