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4/5页)
而且提出的养殖场需要,火炕需要,以及盖房子等等,都不切合实际。
即便这样,还是要建。
只怕纪知州当时就看出问题,但并未点明。
而是私下组建火墙施工队,去岐国梁国两国赚银钱。
甚至还指派了工司一起帮忙。
可他却把这些忽略了,一直忙着水泥作坊。
等于说,大人已经把答案放在他面前,就是没说这是答案两个字。
可他被水泥作坊迷了双眼。
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了。
工司主事一下子冷汗直流。
倘若没有这火墙施工队这个后手准备,倘若纪大人不理这事,一直等发不出官吏的月俸。
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他这个吵着要建水泥作坊的人。
毕竟他这个念头,早就尽人皆知。
纪大人没点醒他,却给他托了底。
工司主事喉咙滚动,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同僚同乡都说,他能在纪大人手底下做事,必然会有政绩,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没想到,有政绩之前,还被教做事。
真的不能急,急则生变。
等他把头上的汗擦完,户司主事拍拍他肩膀:“好好经营这地方即可,咱们都不用着急的。”
是啊。
慢慢来就好。
对了,还是赶紧打听打听祝耘带着的火墙施工队,如今怎么样了吧。
但不用他打听,只要他想知道,李师爷那边随时可以跟他讲。
因为纪大人跟广宁卫那边,一直保持联络。
祝耘带着的施工队情况,他们了如指掌。
这还要从二月中旬,祝耘带着施工队跟两套方案先去广宁卫。
广宁卫那边有李纹纪振,还有邓将军在,都是自己人。
当时的计划,便是以广宁卫需要战马进献给皇上为由,好让岐国梁国主动入局。
这里两国国王为了更好地火墙技术,主动提出他们可以送战马过去。
事情到这,昌河州的赚钱计划便开始了。
祝耘带着施工队过去。
岐国梁国的两个国王,以为自己用战马换火墙很赚。
实际上正中他们的下怀,所以祝耘也觉得自己很赚。
至于那战马,直接留在广宁卫,作为广宁卫种马使用。
草原部落猜得确实没错,他们要战马,就是为了繁育自己的好马。
可猜到也没用,该有的总会有的。
广宁卫,或者说平临国,有大把吸引人的物件。
反正祝耘带着的火墙施工队,就被岐国梁国两国争来抢去。
别看他们都想建火墙,但谁先谁后,肯定要争一争的。
祝耘也不怕他们争,坐地起价就是了。
纪大人教过他几招,对付他们,简直手拿把掐。
最后是梁国多付了些珍珠,得以抢先一步。
祝耘便带着人直接去往梁国,直接入驻他们皇宫,先丈量国王宫殿情况,然后拿出具体的方案。
祝耘虽然是头一次做这种事,可他是纪大人带出来的“学生”,做方案这事,他已经学会了!
大人当初还道:“糊弄糊弄就行,大部分乙方都看不懂。”
事实证明,纪楚说得确实没错。
祝耘只是出了个潦草的草案,都让梁国国王十分满意。
看看这设计,看看这格局。
以后本王办公休息的地方,全都有暖气的!
尤其是他休息的花园,都能供上地暖啊。
虽说是个大工程,但一想到外面冰天雪地,他这里便能温暖如春,这工程就能做!
梁国国王如此,下面的王公大臣们也不例外。
这种寒冷的地方,谁能抵挡冬日如春的诱惑?
而适合他们的方案,便是第二套中端方案。
既不会越过本国国王,又能好好享受。
“看看人家平临国的工匠,这精神真是绝了。”
“是啊,什么事都做得尽善尽美。”
这些设计方案,便让祝耘收足了定金。
而他收到定金的第一时间,就让人往广宁卫送,再由广宁卫送到昌河州。
一匣匣金子,让工司主事的眼睛都要闪瞎了。
而这些金子,则要如数给到户司主事,直接入了公账,算是工司下面营缮的收益。
这下别说工司主事了,户司主事都恨不得给纪知州跪下!
二月份挪的大家月俸,三月份大人就给补上了!
这是什么速度啊?!
他之前还在瞎担心什么?!
甚至因为这些工程,水泥作坊的产能,也有地方消化了啊。
梁国单是定金就给了那么多,后续皇宫改造,肯定要用到超过想象的水泥。
这哪是梁国,这分明是他们昌河州全州官吏的月俸!
哦,别忘了,还有岐国,那边也在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