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3/5页)

眼看周围再次混乱起来。

钮海等人下意识后退,他身边乔装打扮的广宁卫士兵护着他往后,暂时不要参与现在的争斗。

等这些人打完了再说。

钮海母亲被杀时,他也是差不多的年纪。

现在看着眼前的一幕,只觉得恶心得厉害。

还有那些本地官员,之前还帮着史家这些通缉犯抓他们,如今脸上写满讨好,实在让人厌恶。

已经有人反应过来,认为钮海等人,必然是未来的国王,肯定第一时间过来巴结。

可惜他们再巴结也没用。

钮海根本不打算留他们,更不会用他们。

三日后。

岐国的混乱终于结束。

之前的信众们,现在整个人木木呆呆,似乎还是不相信小教是假的。

但国王跟王后直接死在他们面前。

甚至在混乱当中,他们两个孩子也跳下来直接气绝身亡,证明所谓的神佛都是假的,法力也是假的,甚至功德也是假的。

那他们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以前有人不信小教,就会被直接杀了。”

“是啊,谁要是不信,要么被抓,要么被杀。”

“那我们这些年,岂不是白白给国王做事。”

“我不信,神佛肯定存在,只有他们是骗子而已!”

说话这种话的百姓,看到前国王后世开仓放粮时,瞬间闭嘴了。

再厉害的神佛,眼前的高粱饭香吗。

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粮食。

这都是国王收缴的吗?

不,不是。

这些都是他们主动送给国王的,希望自己能攒够功德,修得来世圆满。

狗国王!

害得他们好惨!

钮海按照纪大人的计划,一步步做事。

再看看排队领粮的岐国百姓,以及谄媚的本地官吏,心里的目标更加明确了。

岐国。

要改为岐州。

如今岐国的贫苦百姓,只有平临国能救。

就在关外各方都在感慨,这国王王后死得不冤时,原本的王室后人钮海又宣布一个惊天消息。

岐国,以后就是岐州了!

与此同时的昌河州。

户司跟李师爷正在清点从滇州府来的棉籽。

那边有林元志在,对纪楚必然是不吝啬的,一口气送来五万斤棉籽。

谁让滇州府棉花大爆发。

而滇州府的白家,以及炙手可热的林元志,都向着他?

滇州府今年的棉花,至少种了五十万亩,说是大爆发一点也不为过。

押送棉花过来的官吏更是道:“我们那开了好多棉布的作坊,许多布商都去预定,不论咱们国内,还运到海外,都极受欢迎。”

“我们那不需要棉衣,不过能做成品棉衣买到外地,也是供不应求。”

再加上棉花路的便利,还方便了除棉花之外的药材,玉石等等的货物的运出。

那棉花水泥路一修路,车马就没停过。

纪楚从白家白大人,以及林元志林大人的信里都听说此事。

现在听着押送的官吏再说,同样觉得欣喜。

棉花种植,终于初现成功了。

这东西比数科,比水泥都要先一步。

可后两样不用管,全国各地都在争着做。

也就棉花发展得极为艰难。

要不是滇州府物产丰富,更不会有今日的盛况。

昌河州这边的棉花种植,本就发展得不错。

现在多了五万斤棉籽,则有更多用途。

梁国需要安抚之外,马上到来的岐州同样需要安抚。

就在滇州府押送棉籽的官吏们休息时,突然传过来的消息,让他们都措手不及。

一封文书从岐国传来。

王室后人钮海亲自发来归顺文书,请求归顺平临国。

钮海携岐国二十六万百姓,归于平临国,并愿改地名为岐州。

最先反对的,肯定是隔壁梁国。

大家挨得那样近,你们说并入平临国,就并入里面了?!

不行啊!

那我们怎么办。

甚至草原部落也反对。

总觉得这事不妥当,甚至明里暗里说,是不是平临国威胁你们了?

说出来!

大家替你做主!

钮海直接道:“怎么做主?是送我们兵马,还是帮我们整顿岐国事务,帮本地百姓恢复正常的生活?”

此话一出,大家都闭嘴了。

如今岐国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数。

他们自己还自顾不暇呢,怎么可能帮岐国。

那是不是平临国威胁的?

肯定不是。

“平临国帮我报了血海深仇,还能扶济百姓,所以我们成为岐州。”

“那样的话,本地二十六万百姓就有救了。”

明明相隔不远,大家过得却是两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