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八月初二, 到八月十二,只用了十天时间,草原部落便列出物资清单。

昌河州的户司主事都到岐州了, 带着手下连夜核算。

边关地方,牛羊稍微便宜些, 从内地运来的物资价格更贵。

但毕竟是和谈, 双方都要有诚意。

可户司主事觉得,草原部落给的诚意, 是不是太足了些?

牛羊的价格,他们自己都尽力往下压了。

但物资方面要求不算多, 只要量足即可。

请示过纪大人的之后,户司主事认认真真核算,还对部落的人道:“放心,你们给了那么大的优惠,我们平临国也不是小气的,肯定不会故意坑你们。”

大家以后要长久合作的, 所以给的物资必须够数, 不做那缺斤少两的买卖。

部落那边自然没意见。

大家本来就因为价格被压低而不高兴。

现在看到平临国官员认认真真算价格给物资, 心里的怨气反而少了些。

一来二去,不管两地高官如何想, 反正下面官员确实想进行交换。

平临国想要牛羊, 也想要和平, 所以即使这么多牛羊昌河州吃不下, 也会尽力去谈。

草原部落想要物资过冬, 能做这样大批量的交易,代表冬日会好过很多,同样高兴。

这简直是, 想法是错的,反而被下面人执行好了?

若不是心里另有计划,就算是当碚首领跟罗和首领都要说一句,平临国,或者说纪大人并未仗势欺人。

越这样,他们心里越没底。

眼看手底下的人,跟昌河州岐州官员关系逐渐变好,大有一起喝酒吃肉的感觉,他们心里就觉得恐慌。

罗和首领暗中提醒,让他们快点定下清单即可。

这也让昌河州官员认为是对方诚意,同样大方起来。

知道事情真相的纪楚跟邓将军,想笑又不敢笑。

倘若对方没有后手,这确实是个极好的结局,可惜对方因为恐慌,所以要“先发制人”。

八月十五,在纪楚安排下,留在岐州谈事情的部落众人,跟着过了个中原的中秋节。

一部分月饼甚至是纪夫人亲手做的,专门送过来。

还有几个是纪楚女儿做的,则是私藏。

说到妻女,这让不少草原汉子忍不住叹气。

都出来半个月了,是真想家人啊。

虽然他们不过中秋节,可这种思念家人的节日,确实让人感怀。

文化或许不同,但真挚的情感是一致的,超越地域超越语言。

对于罗和首领来说,看着热闹的中秋节,简直跟噩梦一样。

有种最担心的事,终于要预演了一半。

当天晚上,看着天上高悬的明月,纪楚举着酒杯,笑着走到罗和首领面前,又看了看喝闷酒的当碚首领,开口道:“平临国有句古诗。”

当碚首领看过来,什么古诗?

罗和首领则直接拒绝:“我们文化不同,恐难理解。”

纪楚并不搭理,反而看着圆月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天上的月亮却总是相似。

“只是不知道,今年的秋收是否会跟往年一样。”

往年一到八九月份,打谷草的就来了。

这分明是在暗示他们。

当碚首领与罗和首领脸色微冷。

眼前的纪大人,是不是知道什么。

难道他们的计划被人泄露了?

明明只有最心腹的人,才知道他们的真正想法,应该不会出错。

明日四百万清单便能敲定,等双方签字之后,便能逼着昌河州立刻给东西。

搜刮得差不多,就该他们的铁骑上场。

原本就因为双方下属和睦相处而不爽,现在更是心里打鼓。

但那纪大人转而说道:“今年气候不错,想来是个丰收年。”

所以,他就是单纯说气候?

烦死你们中原人了,就会打哑谜。

中秋节短暂休息,第二日继续检查物资清单。

已经到最后确认阶段,只剩下各方高层签字。

极长的物资清单,用两种语言罗列清楚,最后留下签字的地方。

纪楚邓将军看了看他们,率先签字。

草原五个部落首领互相看看,也走上前签名。

成了。

超级订单签好了。

下面各方官员都忍不住高兴。

那户司众人则长舒口气。

昌河州那边忙,岐州这边忙,还有这样大的买卖,好久都没睡过囫囵觉了啊。

接下来,还有秋收。

秋收结束前后,还要清点物资给草原送过去,更叫接收无数牛羊。

这工作量堪称可怕。

还记得纪大人刚来那一年,大家都说这里清闲得很。

现在都老实了吧。

户司主事还在为一件事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