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4/5页)

知道纪大人跟杜知州鼓动百姓暴乱,而且还得手了,死伤几十人。

老御医脸色一变,直接道:“快,快带我去见纪大人。”

能跟着前往灾区防治疫病的老御医,心里自然是有大义的,否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也不愿意过来。

老御医见多识广,听说浩州的事之后,更加确定安济府义固县的事情,同样有人作祟。

纽海不敢耽搁,直接带着御医去见纪大人。

屏退左右之后,御医把义固县情况说了,可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说义固县莫名躁动,而且对纪大人奉若神明。

听到奉若神明这四个字,纽海瞬间看过去。

经历过岐国一事,纪楚跟李师爷对此也很敏感。

“下官本来想查清楚再回来禀告,但怎么也问不出来,总觉得他们是故意隐瞒。听着情况不对劲,所以特来禀告。”

纪楚点头,他直接站起身。

听说浩州出乱子,他是觉得棘手,却也没这样的表情。

都说过满则溢。

人也是一样,对他的称赞过盛,必然有问题。

而且奉若神明。

可不是什么好事。

纽海上前一步:“听他们的情况,似乎跟神佛相关,不会是又信什么教吧?”

此话一出,说出老御医跟纪楚,李师爷三人的想法。

老御医还看了一眼纽海,见他长相跟平临国多数人不同,又见他面色焦急,难免多看一会。

但他被纪大人接下来的话拉回注意力,因为大人的猜测若是当真,那情况就极为不妙了。

“只怕不是信了什么教。”

“是信的我。”

纪楚闭上眼,这不是他过于自大。

而是所有事情,都透着阴谋的意思。

前有浩州暴乱。

再有安济府出事。

他这个赈灾钦差,就会变成灾祸本身,直接被赶出去局。

对方要不了他的命,那就换个方法把他赶出去即可。

纪楚冷笑:“还小看了他们。”

李师爷道:“不能让他们得逞。”

“两件事若加起来,那就完了。”

京城那封信件是拦不成了,所以无论如何,要把义固县的事情解决。

“启程,去义固县,看看搞什么幺蛾子。”纪楚当机立断,直接启程。

而此刻的京城,皇上已经收到杜知州跟老友之间的信件。

还有暴乱乡兵的证。

信件上说了许多,最重要的,自然是纪楚“挑唆”杜知州,让他故意引起浩州暴乱,已达到救灾的目的。

因为还死伤几十百姓。

此信并未秘密送到内阁,也并无正常的流程,直接由安济府出身的安大人,在朝会上当朝呈报。

安大人自以为拿到纪楚的罪证,更知道还有其他罪证在后面等着,所以他一步上去,弹劾纪楚。

安大人确信,他在弹劾纪楚的时候,不少同僚的眼神带着谴责,就连皇上也放下手里的奏章,眼神明显不对。

这是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子。

可问题是,纪楚家族没有底蕴,只有他自己。

而自己这边,却是有整个家族。

他当了靶子,家族只要能保全实力即可。

他今年五十七,都快致仕了,为家族牺牲,还是很值得的。

电光石火间,安大人想了许多,嘴上却一字不错,把纪楚跟杜知州的“罪行”全都说了一遍,最后道:“纪大人虽好却太过激进,如此做法,难免让政局不稳,百姓不安。”

“怂恿百姓抢粮,前所未有啊。”

果然,在场文武百官脸色都变了。

纪楚竟然敢这么做!

就算那乡兵暴乱,不是他主导,可确实是他的想法。

可只是一封信件,万一是陷害呢,白大人直接道:“这是浩州知州跟老友的信件,跟纪大人有什么干系。”

“白大人,你因滇州府修路一事,还有他的学生林元志培育棉花一事,跟纪楚关系好,众所周知,这就不用替他辩解了吧。”朝中又有人站出来,继续道,“那杜知州之前在昌河州任职,做的就是通判,他俩肯定有沟通啊。”

朝中大臣关系复杂,各有各的利益。

纪楚之前得罪的人,此刻若不站出来踩一脚,是不可能的。

不过又有人反驳:“纪大人一心为民,怎么会这样做,莫不是那杜知州陷害吧。”

眼看文武官员为纪楚吵起来,就连阁臣都要争辩几句,坐在最上位的皇上一言不发。

纪楚会说出,实在不行,让百姓自己抢粮这种话吗?

他可太会了。

他都敢威胁朕,都敢做更过分的事,引导百姓抢粮这种事,轻轻松松。

但是依照他的性格,抢也不是现在抢。

在赈灾粮还没发完之前,不会让百姓陷入险境,更不会留这样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