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不复生

今年姑苏的冬天格外冷, 冷得苏甄儿几乎连营帐都不出。

一月前,她随母亲来到此地救助难民,因为大雪不断,阻断了道路, 所以只好留在这里等雪化去再走。

今日雪倒是停了, 只是铲除堆积在路上的大雪还需要耗费诸多时日,不能立即启程。

冰溜子悬挂在帐篷前, 凝结着细瘦干枯的枝桠, 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尤其是在这姑苏城外,古寺门前。

白雪覆盖长桥, 伴随着淡淡飘来的佛香,大家虔诚的叩拜神明。

钟声幽幽,震落星星碎雪。

苏甄儿一会儿探头看上外头一眼, 被冷风一吹寒了眼又缩回来。过一会儿又探出头去看一眼,伸手接些碎雪,捧进营帐内,刚刚坐到炭盆边,就立刻化成了水,顺着指缝滴滴答答往下淌。

一块帕子从旁边伸出, 替她擦拭干净手上雪渍, 然后又将怀中自己焚上了香饼的手炉递给苏甄儿。

“母亲。”苏甄儿将面颊贴在梁氏的肩膀上,嗅到母亲身上淡淡的梅花香。

母亲喜欢梅花, 手炉内也烧着梅花香饼, 熏得人身上满是梅花香气。

小时候,苏甄儿总以为母亲是天上下凡的梅花仙子,不然怎么长得这般好看,身上又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梅花香气呢?

后来她大些, 母亲抱着她一起制作梅花香饼,她才知道原来母亲身上的香气是从这里来的。

母亲的屋子里常年摆放着四季梅花,总是被插的很好看。

梅花四溢,伴着粉白的纱幔,还有母亲温暖的怀抱,一直陪伴到苏甄儿长大。

比起母亲对梅花的喜爱,苏甄儿更爱芙蓉。

芙蓉的香气没有梅花清冽浓郁,可花枝招展又不艳俗。

虽然香味太过淡雅,很难获取,但是苏甄儿耗费数年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制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芙蓉香。

苏甄儿拿了小桐火箸拨开手炉里的灰,然后取了自己的芙蓉香饼替代梅花香饼。

霎时,帐子里的梅花香就被芙蓉香给盖住了。

“挑。”梁氏好笑地摇了摇头,冰冷的指尖点过苏甄儿鼻头,“狗鼻子吗,嗯?”

苏甄儿顺势歪倒在母亲怀里,将母亲的手拢在一起,两人用着同一个手炉。

即使是在如此温暖的帐子里,母亲的手还是冰凉凉的。

梁氏将自己的毯子分给苏甄儿一半,两人靠在一处说话。

“听说你一月前与我一道来此地的路上救了一个少年郎?”

“母亲也知道了?”苏甄儿仰头看向梁氏。

“那官府都谢到我帐子门口了。”梁氏笑着摇头,“你哪里来的那么大胆子,居然敢射杀朝廷的通缉犯。”

“虎父无犬女。”苏甄儿骄傲地抬起下颚,“父兄在战场上打仗,我也能在姑苏抓到匪徒。”

梁氏无奈摇头,“很危险。”

“我知道,”苏甄儿蹭着梁氏,深深吸了一口她身上的梅花香,“我身边有护卫在,我才敢这样的。”顿了顿,苏甄儿又想起一件事来,脸上显出恼怒之色,“我救的那人,他不想活。”

梁氏一顿,却是没有说话。

“我很生气,泼了他粥。”苏甄儿小心翼翼抬头看向母亲。

母亲轻抚她的脸,“甄姐儿,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生命有意义。”

苏甄儿歪头,不懂母亲的话。

她只是懵懂提问,“那到底生命有没有意义?”

梁氏温柔道:“你觉得有便是有,你觉得没有那就没有。”

-

大雪之后,除了公府的人,身强体壮的难民们也跟着一起铲雪,并将被大雪不甚压垮的营帐重新搭建起来,偶有被压在营帐下救出来的难民也被重新安置妥当。

前几日大雪不仅压垮了很多营帐,附近村子里也有民众受灾。他们大多住在茅草屋里,甚至买不起棉衣,或有冻病的,塌了土坯屋子的,母亲也照单全收。

要照料的难民多了,人手便不够了,众人自发组织起自救。

大家都没有闲着,苏家主母自掏腰包替众人买了棉被袄子,吩咐管事发放下去。

苏甄儿也收拾了自己不要的旧衣裳,拿去典当行贩卖,换了便宜的棉布鞋袜,另让人买了几框子炭盆供难民使用,替母亲减轻负担。

苏甄儿生活在锦绣堆里,吃穿用度一切都是最好的。

在来到这里之前,她甚至不知道冬日天寒到会冻死人,直到母亲跟她说,今年姑苏突然大雪,已然冻死百人。朝廷也没有动静,只顾着打仗。

幸好这场雪停了。

今日难得天气晴朗,虽然外头的温度依旧像是冰窖似得,但十几岁的少女并未经历后面的家人离世之痛,导致旧疾复发。少女自幼弱小的身子在母亲的养护下与常人一般无二,除了力弱些,因此,像这样的日子,多穿些出去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