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由衷希望她能成功……
弗兰克帮着把两袋衣服给她扛进宿舍,他人高马大,肩膀上一边一个,搬起来毫不费力。
不过还是问姜沅:“我听米洛说你们国家的报纸并没有写上是你促进这个合作的,姜,就得到这些,你不会伤心吗。”
他抖了抖肩膀上的蛇皮袋,有些不解。
姜费尽心思图什么?就图这两袋衣服?
“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了。”姜沅温声笑道,“一开始我只想帮助制衣厂创汇,现在如愿以偿,这已经值得开心。”
而且不登报纸也是她和余厂长说好的,她认为自己只是帮了一个小忙而已。国内制衣厂和国外的百货公司因为互相没有渠道所以才会联系不上对方,姜沅恰好掌握了这个信息差。
而且能为国家创汇她心里也高兴,国家以后每年都要送大批留学生出国,也许这能帮到一点小忙。
比起国家提供给她的机会,这些也是每个公民的应有之义。
“……好吧,我有时候真的理解不了你们的行为。”弗兰克把两袋衣服给她放在床边,又退回门口站着,“米洛托我跟你道个谢,因为这件事,他现在已经正式接受诺布尔百货公司了。”
“不过最近会很忙,没时间聚餐,他让我跟你提前说一声,等空下来了再亲自感谢你。”
姜沅点头表示理解。
等弗兰克走了,她看着这两蛇皮袋子衣服有些发愁。
解开上面的绳结,里面的衣服被压得异常紧实,短袖、衬衣、连衣裙、西装、喇叭裤、紧身裤……
各式各样的都有,等她把衣服都拿出来,最底下还有一封感谢信,是余厂长亲手写的。
里面大致内容是期待她留学回来衣锦还乡,虽然他按照姜沅所说没有让她登报,但还是把她参与的事汇报给了上面。
余厂长的意思是该是你的功劳就得记着,并且在信后欢迎她回国后去制衣厂看看。
孙小麦也捎了一封信,说孙厂长给了她二十块钱翻译费,足够她用很久了。
还说很想她,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点。
姜沅无声叹了口气,看着信上的字迹,满眼温柔。
其实她倒是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些,这样她就可以多学点东西。
最近在实验室她和卢卡斯被霍夫曼教授带在身边,偶尔也会跟埃德森教授的项目,两位教授都是有意培养她。
只是梁慧琳三人就这样成了摆设,进了实验室也是被推到各种地方打杂。
好在几人心态都很好,根据姜沅之前夸赞的优点,梁慧琳在认真学习如何调试修理设备,于洋去了资料库,虽然是实习生,但是能查阅到理论资料也够他啃一阵了。
周诚擅长数据处理,将提取出来的核心数据制成清晰简单的表格,所以他天天泡在数据库,还在自学计算机。
在姜沅下了导师的实验后会去小实验室复盘或者做一些难度中等的项目,几人也会赶紧过去,大家都过得十分充实。
思绪回笼,姜沅收好信纸,看着床上一堆衣服,又默默无语叠好收回袋子里。
这么多她肯定是穿不完的,她想留几件自己穿,其它的都寄给联络处,让他们分给其他留学生。
像西装这种正式场合需要穿的,她留了一套月白色以及浅杏色的,其余的都收回袋子里。
这些大家都能用得上,也不会浪费。
余厂长不知道怎么让人塞的,两个袋子都塞满了还剩三分之一的衣服在床上,姜沅实在没力气压紧实,最后只能让梁慧琳帮她从表嫂那里拿两个袋子来。
最后寄出去的时候总共三个半袋子,联络处的负责人收到包裹的时候也乐了。
姜沅做了什么他们自然知道,这么大的动静是瞒不过任何人的。
“这个小姜同志也真有意思。”负责人一边摇头笑一边拆开袋
子,对旁边的同事说,“他们这首批留学生总是往咱们这里寄东西,托我们交给其他人,多么好的同志们啊。”
同事笑着点头:“不过这制衣厂的感谢方式也挺直接的,这么多衣服,留学的同学们正好穿得上。”
他随意一瞥,看到熟悉的纸币,哑然失笑。
“唉,这个小姜又寄钱过来啦?上次让邱先生带来的是奖学金,这次也是?”
“应该是她的工资,也是五百美金,我听说她进奥莱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了。”
负责人心下感慨道:“这首批留学生是真给我们争气,其他人也陆续进了研究所和一些相关机构,但是这小姜给我的震撼最大。”
“奥莱斯大学物理实验室唯一的国际生,首个被实验室破例收录的东方面孔,还有她发表的论文期刊,带给我们的惊喜是一个又一个。”
负责人握着五百美金,欣慰道:“这才半年时间,孩子们成长的速度太快了,她们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