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做科研讲的是实事求是……(第4/5页)
他一开口就直指问题核心,并没有留半分情面。
张望津有些不放心姜沅,所以特意过来看看。
他很了解甲班这些学生,一个比一个傲,让他们对一个年级恐怕比自己还小的带教老师心服口服,恐怕有些难度。
站在窗户外面,听到里面的声音,张望津心头一紧,但想到姜沅的能力后,也就稍微宽心。
他没有贸然进去解围,这种事必须她亲自应对。
讲台上,姜沅笑着看向发问的人,不答反问:“你是郑明宇同学吧。”
郑明宇点头:“学姐,我听过你的光辉事迹。不管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状元,还是第一个被奥莱斯大学承认的华籍优秀毕业生,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可个人成就不代表就具备教学能力,我也并不觉得我们会比你差太多。”
“如果是你来带教,我不太服气。”
在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自有傲骨在,姜沅年纪小,又不是教授,他们很难信服,更不想浪费时间陪她玩过家家。
甚至有同学觉得校领导对姜沅过于偏爱了。
她是天才没错,可不代表她这位天才就有资格来教一群天才。
比起把她当老师,同学们更希望她是以交流的姿态,大家互相学习。
虽然别的同学们没有说话,但大家都认可他的说法。
班里仅有的两位女同学也觉得他说的不错,但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郑明宇,下次说话请你委婉一点,再怎么样姜学姐目前的成就都在我们之上,值得我们尊敬。”
郑明宇却不吃这套:“做科研讲的是实事求是,而不是情面。”
两位女同学翻了个白眼,懒得再搭理这个一根筋。
姜沅也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以她目前的年龄以及履历,并不够资格来教他们。
所以她没有生气,只是笑了笑说:“那我就和同学们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谈一下,为什么是由我来任教吧。”
郑明宇昂着头颅,目不转睛看着她,想知道她能说出什么花来。
姜沅温声道:“先从郑明宇同学说起,你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突出,数学建模的能力也很强。”
郑明宇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是夸赞,虽然有几分自得,但还是撇嘴道:“学姐,这种招数对我没用。”
同学们也有些失望,就连之前替她说话的两个女同学都泄了气。
姜沅却只是笑了一下,继续道:“可是郑明宇同学,虽然你数学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在统计力学与电磁学的课程中可以独自推导高阶公式,但你注重理论推导,在实操方面略显欠缺,并且对自己的逻辑极为自信,或者也可以说是自负——”
没有理会他逐渐难看的脸色,姜沅语气平和道:“你缺乏对不同学术路径的包容,不适应团队合作,导致光有理论,而无实操成果。”
“科研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理论和实验是科研的双眼,缺一不可。如果你不加以改善,并且不适应团队协作的话,理论再厉害,到最后也只能去做纯理论。”
“我想你应该也清楚,没有实验结论支撑的理论只是空中楼阁,以后从事科研会导致研究方向受限。”
同学们都很认可她的话,下意识看向郑明宇。
他无疑是天才,但确实也有短板。
郑明宇握紧拳头,他知道姜沅说的都是对的,原本的愤怒也消散了几分,原本昂着的头悄无声息垂下,反而多了几分无力。
他也曾试图融入过团队,可非常难受,到最后只能放弃。
姜沅声线依旧温和,不急不缓。
“而我具备帮助你从实验的旁观者到科研的关键参与者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可以当你的带教老师。”
“因为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验方面,我的综合实力都远在你之上。”
郑明宇愣了一下,沉默不语,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
他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眼神也追随者讲台上的人,逐渐明亮起来。
“至于李淑兰同学,你的优缺点也同样很明显,跨学科联想能力卓越,思维极其敏锐,可缺乏严谨性,重应用轻基础,并没有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还有张序同学——
哪怕你图像解读能力强,在空间
几何方面的天赋很高,想象力丰富,但是数学推导能力薄弱,不够脚踏实地……”
姜沅不仅了解他们所有人的优点,就连缺点也同样清楚,教室外面的张望津都听得汗涔涔的。
难怪阿沅之前向他要了这些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各种考试答卷和实验记录表现,这是早就完完全全的把他们摸了个透啊。
他还是第一次见她锋芒毕露,完全不复平时的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