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熊人归来(第2/5页)
他吃馒头的样子,很粗糙,根本不像是他自己。
余寻光该是斯斯文文的,而不是……
翁想想侧头看着这个年轻人,她今天是进组之后,第一回好好看他。
她发现她已经有些分不清眼前的是余寻光,还是江瑞安。
他日常说话都带了些豫省腔。
“想想姐,你放心,我不会出去的。您要是觉得烦恼,可以让那些人去找我经纪人,他会处理好的。”
余寻光的态度让翁想想迟疑。
“小余,姐知道,这件事,是姐耽误了你。”
“没有,我其实乐得轻松。”
余寻光嗤嗤地笑了起来,他还在嚼他的大白馒头,“出去跑宣传很累的,我在宣传《刑事大案》的时候就吃过苦了。而且我们得讲契约精神。咱们的合约2月份就签了,不能因为现在有了热度,就朝令夕改吧?”
话听在耳里,翁想想更加愧疚了,“你年轻,刚起步,需要曝光和热度。”
余寻光不那么想,“剧的存在本来就是带着曝光和热度的,只要后面有人记得剧,就会记得我。”
他之前出去跑宣传的时候,还听见有人叫他“小天使”呢。
这便是好剧的长尾效应。
翁想想还在劝,“要不,你多少出去一天?”
余寻光摇头,他的坚决毫不作伪,“真不用,该跑的宣传早跑完了。而且,姐,你想清楚了,我8月还有一部《风雅颂》要播呢。要是也火了,我再出现这种情况,剧组如何维持运行?”
翁想想听乐了,“你小子,对自己很有信心嘛。”
圈子里的年轻人现在那么追求曝光与热度,无非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下一部剧能不能再火,所以会卯足了劲的争、抢,跟要讨回什么利息一样扒着粉丝,想一次性赚个回本。
这样的演员,如何能长久走下去?
余寻光吃完馒头,拍了拍手,起身,“不行就继续拍下一部嘛,反正我年轻,机会很多,不怕失败。再说,我现在沉下心,把桐庐村拍好了,说不定它也能火呢。”
翁想想听他说得诚恳,长吸了一口气,神色复杂。
“小余,姐这回,人情欠大了。”
她的道德水准越高,心里便越难受。
她觉得自己亏欠了余寻光。
余寻光进屋拿了个喷壶出来,“姐,你言重了,我只是做到了一个演员应该做到的事。”
翁想想看他这架势,“你还要下地?”
“我去菜园里浇个水。”
现在才7点多,不到开工的时间。
余寻光在换雨靴,这样下地就不会弄脏鞋子。他很兴奋的跟翁想想汇报,“姐,我种的辣椒过两天可以摘一轮了,到时候我买点新鲜猪肉,给你炒一盘辣椒炒肉吧。”
“好。”翁想想看着他,目光越来越慈爱,“你老板那里,我去说。”
说宣传的事。
余寻光点头,“好。”
翁想想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我真全拒了啊。”
余寻光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嗯!”
没有人问叶兴瑜会不会生气,因为她不会。
翁想想和余寻光都了解她。
在某些方面,他们是一样的人。
翁想想跟着余寻光一起出去,她还没看过他的菜地,提出想参观。
余寻光自然欢迎。
他们一路说着话。
“最近忙,没顾得上你,我看你在村子里跟人处得很好,就不问你适不适应的话了。昨天你跟王宗伦拍了第一场戏,你觉得他怎么样?”
“挺好的。”
“他之前是专门拍纪录片的,可能跟你以前遇到过的导演都不一样。”
“想想姐,你是怎么想到请他来拍我们的戏的?”
“他的《乡土中国》系列你看过吗?”
“没有,我看纪录片看得少。”
“今天晚上下班了,你找来看了就知道了。”
王宗伦是有本事的人,翁想想恰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浇完水,男女主演一起回去。日上三竿,今天的工作即将开始。
《金满桐庐村》里,除了一些戏份较多的角色,其他人物都是临时请村民客串的。
余寻光基于这个前提,便把陶庆国和赵林山带着一起演。
不费什么事儿,因为走位,看镜头这些,都有“余老师”教,他们兄弟俩只需要记台词,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发挥出来就好。
比如说江瑞安清河道时的戏,那俩小伙伴就让陶庆国和赵林山顶了。
一开始,他们还有些不自在,后来习惯镜头了,他们发现拍戏也就那样。
仍旧是逗趣,打闹,三人一体,和往常没有区别。
台词方面也没问题,谁说自己家方言会出问题?
这就导致王宗伦拍他们三个人的时候,非常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