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金凤奖颁奖现场

凌爽不是第一次来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欧洲几个A类电影节他年年来, 年年看,混了个十来年,也认识了一些人。近几年过来, 每次都跟回家一样。

今年, 凌爽团队中的随行人员里还有翁想想。翁想想以前专攻电视剧,在电影中连参演客串都少。往年凌爽想邀她一起来,翁想想认为这是凌爽的事业,她没必要凑热闹,拒绝了两次。今年她愿意跟着来, 是因为《昆仑玉》里有她的投资, 同时,有她在, 多少能安慰一下武晨远。

然而她的准备并没有用上。

她以为武晨远会很生气,会跟凌爽吹胡子瞪眼, 没想到人一路上都很配合,只是沉默着谁也不搭理。

他没露出半点伤心难过,他就是全程没表情。

他看着像是长大了,内里却仍旧是个孩子样。

凌爽懒得惯他,表示只要不闹腾不惹麻烦,随他去。翁想想因为凌爽的混账对他略有愧疚,全程温声细语的照顾着。

一行人到了相关地界之后, 有专门人在出站口接机。那是个高大魁梧的北欧人,他站在凌爽旁边,还比他高了半个头。

趁着凌爽跟他用英语寒暄,翁想想在旁边给武晨远介绍:“这是凌爽在国外的发行人,他们合作了好几年,是很好的朋友了。”

武晨远持不同意见, “生意人,金钱才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翁想想笑了笑,并不反驳,“是这么回事。”

大概是她的怀柔政策起到了效果,武晨远终于乐意跟她说句心里话,“想想姐,外国人身上好大的味儿。”

他刚刚憋了一路了。

翁想想眨了眨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武晨远看她持赞同态度,便继续说:“我对国外没有半点儿好感。”

新生一代的小孩,都是充满民族自信的。

翁想想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解释,“凌爽一直冲击国外电影节,并非是崇洋媚外。”

他只是刚要站得更高,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武晨远说:“余师兄说他是一个极端主义。”

翁想想微笑,眼睛里多少带了点慈爱,“小余确实很了解他。”

今年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有专门的“中国戏剧电影”特别单元,展映了很多老片,所以,中国影视协会和艺术电影联盟这俩半官方半民间组织也派人来了。

近几年,国内与国外的艺术交流更加密切,国内部门很注重正面宣传。

这是一个值得捕捉的信号。

凌爽跟发行人去了酒店放东西之后,不带歇气,立马就带着翁想想和武晨远去见相关负责人。

“你好。”

一一握手后,凌爽先给他们介绍自己的团队,“我的投资人,翁想想,还有《昆仑玉》的男主角,武晨远。”

“你好。”

武晨远听到凌爽在介绍对面那群中年人是什么协会什么主任,他听得认真,也在努力的记住每一个人。

双方成员略作认识后,大家一起进入展厅。在路上,他们对凌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熟稔。

“凌导,你这回的《昆仑玉》可是打磨两年的大制作。”

“瞎拍着玩玩,思想上还是比不得前辈们的。”

“等我们闲下来,一定要去看看你的片子。欸——你不是有路子嘛,你那朋友有没有给你露过口风?拿主要奖项的概率大不大?”

“不好说呢。”

“今年国内电影市场萎靡,电视剧市场倒是不错,火了好几部剧,还出来了一个叫「余寻光」的演员。”

凌爽顿时乐了,“那是我师弟。”

有人捧着说场面话,“哎呀,还得是你们学校出人才啊。”

又有人说:“今天好像正是金凤奖的颁奖典礼吧?”

“怎么样,师弟拿成绩没有?”

“劳您费心记挂,”凌爽摆出谦虚的姿态,却没收起嘚瑟,“国内应该刚开幕呢吧。”

一群人笑了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啊,啊?”

凌爽跟着笑。他的想法是,国内几个大奖正经得很,不玩黑幕那套,所以余寻光拿个奖应该十拿九稳。

今年金凤奖的提名,他看了,着实乏味。

说是电视市场比电影市场好,其实也就那样。

没有亮眼的剧情,没有亮眼的表演,实力派的老一辈演员今年都没怎么上作品。

今年在哪儿都算是个“小年”。

小年有小年的好。不是说要扶持新人演员吗?新人演员露头了,你们倒是表个态啊。

远在国内的金凤奖的评委们当然是不知道凌爽心里的牢骚的,就算知道了,也不想搭理他。

好好拍你的电影去!

余寻光是在昨天收工后,连夜从徽州飞回的沙市。关于金凤奖当天的服装、造型早已确定,他不用操什么心。他需要做的就是休息好,然后一大早起来,坐在会场附近的酒店房间里,等着造型师上门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