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密信》杀青(第4/5页)

他真的很爱说话。

余寻光喜欢听他说话。

离开前,冯知平给余寻光送了一顶簪着花的帽子。

余寻光对其爱不释手。回到京市之后,特意买了个盒子保存。

《密信》杀青了,不是说余寻光年底就没工作了,更忙的在后面等着他。

12月18日,被韩国电视台买去版权的《风雅颂》完成配音,于深夜档播出。

12月20日,被日本某电视台买去的《群鸦风暴》改名为《命运之城,极道太子的善恶挣扎》,于深夜档播出。

12月20日,余寻光参加今年的薇博活力之夜,再次获得“我最喜爱的男演员奖”。

12月22日,央视电视台发布“十大优秀电视名录”,《金满桐庐村》赫然排在第三。

12月25日,余寻光查账,突然发现账户上多了两笔钱。

他感到奇怪,跑去问康纯,康纯知道他没看清,耐心地解释说:“一笔呢,是《泥点子》的分成。”

余寻光当初没细管这件事,现在一提,结合当时叶兴瑜的态度,他心中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叶子姐后面去和乔制片谈的吗?”

“直接去跟院线谈的。”

还是那句话,在圈子里,一上不了桌的同舟工作室,算什么?

同舟工作室把《泥点子》的发行权掐在手里,他们能守好这部片子的发行,但是他们的片子要上院线,就不得不跟院线签约。电影行业,票房分成永远是院线拿大头。同舟工作室没根基,《泥点子》还是第二次上映,院线心黑手黑,哪怕11月是电影淡季,大嘴一咬,仍旧咬掉了《泥点子》6.5的收益。同时,他们和同舟工作室签订的合约里还规定,《泥点子》第二次上映总票房要是没有超过500万,同舟工作室还得反过来赔院线的经营损失费。

几座大山压下来,乔曼真的是焦头烂额,不怪她会在首映式上下跪。

其实她当时已经后悔。

她为了打出“同舟工作室”的招牌,眼界太低,固执的犯了毛病。如果能够提早把《泥点子》带出去和其他公司联合发行,结果不会这样。

可再一想,她本来就没根基,若是“孩子”带出去后“回”不了家,她不是更加得不偿失?

幸运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有顶流帮忙。

后期余寻光提出帮忙宣传后,《泥点子》的票房会涨,毋庸置疑。就像叶兴瑜跟自家孩子说的,娱乐圈一旦攀扯到人情,就涉及到了利益。同舟工作室吃的那3.5能有多少?叶兴瑜不傻,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给人送钱的道理。她一边让易崇定余寻光的行程,一边带着人直接联系院线,紧急谈了阶梯性合约。

其实光是叶兴瑜本人上门,院线是不会认真搭理她的,但是一提到余寻光,提到钱,嘿!来劲儿了。院线现在等着余寻光的《故梦》和《密信》上画呢,彼时《泥点子》票房再高也就那样,高层又想试试余寻光到底有多少号召力,便同意了。

结果真就是一个人,一段话,带动了一部死得差不多的文艺片的14倍左右的收益。

“要不是看到有利可图,《泥点子》后期怎么会反向增加排片?”

一般影片到了后期都只有删减排片的份。

康纯说:“而且你放心,现在他们有了名,电影还能在平台上卖一波版权,他们能赚更多。我也帮你了解过了,李中桓导演没有跟同舟工作室签合同,《泥点子》给他们发行,实在是那笔天使投资闹的。现在《泥点子》成绩不错,李中桓又有奖项傍身,只要他不犯糊涂,愿意跟大公司合作,他以后的路光明着呢。”

余寻光点头,又问:“还有一笔呢?”

已经把单子翻出来的康纯直接给他看打款记录,“乔曼打过来的。”

属于同舟工作室单方面给余寻光的“分成”。

康纯对这事儿还挺满意,“别的不说,这事儿算她仗义,会做人。”

余寻光也想学着“会做人”,“那这笔钱,我需不需要跟公司分点呀?”

都到他手里了,哪有要回来的道理?

“前面那笔已经分过了。”康纯就算再看重利益,也不会在这种事上纠缠,她还开了个玩笑,“在你眼里,我有那么贪财啊?”

余寻光“嘿嘿”笑了一声。

康纯嘱咐他,“对了,你这笔钱属于偶然所得,也得缴税,”她知道他有这个习惯,“自己回去对账吧。”

这两年余寻光的业务越来越多,他每次对税单都能对好久。

最近他就是对账,然后吃饭。

跟老板们吃饭,跟朋友吃饭,同舟工作室和李中桓也请他吃饭,余寻光今年还被带着和院线的老总吃饭。

易崇最近安排他的饭局都安排成了时间管理大师,有时候余寻光一天能跟人吃四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