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主动争取朱明祎(第3/5页)
等到3月16日演员定妆,余寻光已经是一个入门级别的“居士”了。
有时候睡觉,他脑子里都是“道可道,非常道。”
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半个月还在吃斋,余寻光瘦了很多。这种消瘦刚好是拍摄需要的,李传英趁着他在化妆,守在旁边跟他沟通。
“我们会先拍明霄的戏,等五月末再拍皇帝的戏,那时候需要你的脸胖一些。”
余寻光不能动,就伸手比了下“ok”的手势表示理解。
虽说长得一模一样,但细节上肯定还是有差别的。
明霄的妆容要突出幼态感,化妆师便在余寻光的眼睛上花了功夫,再配上余寻光的“眼技”配合表情,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就这么出现在了镜头前。
在摄影师的要求下,余寻光还对着镜头做了几个张着嘴笑的动作。
演“纯真”不好演,但是余寻光能演。
明霄的服装是一水的素色粗布道袍,头发也只是一个发包,没有任何装饰。整体来说,小道士或许是近年来打扮得最素净的主角。
李传英考虑周全。既然有一人分饰两角的情况,剧组到时也会给余寻光安排不同的替身。朱明祎的替身是完全按照他的身高身材选择的,连双手都很像他;明霄的替身是武替,而且身高只有明霄人设里的168cm。两个角色相同的戏服很多都准备了两套,尤其是明霄的戏服,有一套更小一点的,那是给替身穿的。
拍完明霄的定妆照,轮到了朱明祎。毕竟人家是皇帝,李传英给化妆师的建议是“绝对要浓墨重彩一些”。
于是眉毛描得更黑,眼眶描得更深,嘴唇也上了些口红。
到了换衣服环节,余寻光看着服装师取出来的一排黄色的龙袍戏服,觉得那些衣服面料在发光。
服装师宝贝地看着它们,“这些还好,”她轻手轻脚取出一套余寻光待会儿要穿的,“这个是真贵。余老师,这可是拿宋锦做的。”
余寻光对这些布料不了解,但是有些东西的质量是看得到的。
剧组有钱,李传英也舍得花钱。为了突出皇帝的帝王之气,除开几套宋锦,剩下来制作朱明祎戏服的布料也有千把来块一米。
余寻光换好衣服走到了摄影棚。
郭嘉予刚拍完,看到他过来“哟呵”了一声,“灰姑娘来啦。”
这比喻,还挺恰当。
偏偏郭嘉予饰演的洛清明是个文人形象,他一开口,好不容易维持的文人风度就碎了一地。
余寻光瞟了他一眼,拒绝理会他的调侃。
站在剧组铺好的白布里拍了几张,李传英又指挥着道具组上道具。
余寻光安静在旁边等待,等道具布置好,他坐在椅子上拍了几张。
拍照时,摄像师在旁边指导,“表情很好,但是肢体动作再放开点。”
余寻光舔了舔嘴唇,看着眼前的大光,缓缓的把脑海中朱明祎的形象拽了出来。
朱明祎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能在八岁的时候对亲哥哥下毒手,说明他的性格底色是天生的混沌。
无论是他还是明霄的内心都不难理解。不过余寻光在读剧本时,还是给朱明祎写下了长达5页的人物小传。
他的人设非常丰满。
要说朱明祎,便离不开他身边的那些人。
除开沈云洲之外,还有一个便是太监刘谨。
刘谨是朱明祎的大伴,是从小在他身边照顾他的人。生于皇室,幼小的朱明祎对这个世上产生的第一个疑惑是他与兄长不同的称呼。
“为什么大家叫皇兄「太子」,叫我为「梁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刘谨告诉他:“我的殿下,太子以后是要当皇上的。”
“像父皇那样的皇上?”
“是的。”
“皇兄可以成为父皇,那我呢,那梁王呢?”
刘谨小心又不忍地说:“梁王只会是梁王。”
朱明祎当时就生气了,“狗奴才,跪下。”
哪怕从他有印象起,就一直是刘谨在照顾他,但他如今不开心了,他就要拿东西,狠狠的抽打刘谨。
朱明祎不理解,为什么皇兄可以成为父皇,他却不行。
不过他聪明的知道这不是一个好问题,他便没有向任何人提起。
后来,朱明祎开了蒙,读了书,他逐渐明白。
“皇兄能做父皇,是因为他是太子。”
皇兄能成为太子,是因为他比自己要早出生一刻。
这太可笑了。
意识到这点不同,朱明祎从此对周身的任何不同都格外敏感。
皇兄的功课没有背好会挨罚,因为他是日后的皇帝,他要为万民负责,所以父皇和老师会用最严格的要求来要求他。
而他一辈子只能是个吃干饭的王爷,所以哪怕是他的功课没有做,母后也会夸奖他“活泼”,说他正是“爱玩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