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朱明昭/朱明祎]

在余寻光的剧本里, 明霄和明祎有互动的场景包括茅屋、宫殿、远郊三处,叠加起来一共四场戏。配合替身将这四场戏完成之后,他便要脱离掉身上明霄的特质, 进入朱明祎的世界。

尽管朱明祎的内心复杂, 但余寻光还是梳理出了他的情感路线。换而言之,他对于他的行为逻辑是能够理解的。

朱明祎——一个少见的拥有原型的角色。在细致地接触他之前,余寻光特意去了解过他的原型正德皇帝。他不是历史学家,对这方面亦不感兴趣,是以他没办法在浅显的了解后给出什么公正又专业的评价。

他读那些相关资料, 只是为了能够更加了解一个封建帝王。

余寻光在他身上品出来了另一点“难”。

有困难, 就去找专业的帮手。

明霄的戏份结束,代表他可以不用每天去武行的兄弟那里报道, 余寻光把晚上的那份时间攒起来,拿着剧本去找李传英。

李传英不是每天都有时间接待他, 还好有副导演张庆鹤可以选择。

张庆鹤是李传英团队里一起拼搏了十来年的老伙计了,他亲眼看着余寻光和大家一起从《刑事大案》走过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用多说,一句“自己家孩子”就能概括。

自己家孩子问自己家的事儿,张庆鹤不要太重视。

余寻光在提出的具体问题之前,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概括,他觉得自己现在在角色代入上有些毛病。

他少有接触古装角色。《大明奇案》除了弥补了他这方面的缺陷之外, 还在往他的演艺生涯里注入了一项新的职业。

帝王。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

他们身为君父,是君权和父权的究极体现。

资本的剥削与掠夺需要规避法律。

而帝王存在的本身就是律法。

余寻光能够轻而易举的演好明霄,但对于朱明祎,他心里没底。

他遵纪守法,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生活了那么多年,他从未在哪件事上得到过类似于朱明祎能体会到的情绪反馈。

他没办法产生情感来替代。

“我去看过其他老师、前辈们演的帝王, 我经过模仿表演之后,觉得更加不对。他们的那种表演方法完全不能让我拿到明祎身上来。”

张庆鹤挠了挠头,他琢磨着余寻光的话。

确实,皇帝没那么好演。

有些年轻演员演的皇帝会像世家公子,像霸道总裁,就是不像封建帝王。

余寻光既然演,肯定是奔着精益求精去的。

他在用满分思维思考这个命题。

张庆鹤头一回有这种体会:辅导好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只演过一次古装,就是那个代善。”

“是的。”

张庆鹤看过《凤凰于飞》,代善的情况他大概清楚,那是一个敢向皇帝讨要自由的人。

那部剧和他们这部剧不一样啊。

《凤凰于飞》故事背景里的皇权是分散的,剧情以权谋和突出女主的成长为主。而《大明奇案》里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封建时代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时期。

换而言之,余寻光是没有在《凤凰于飞》中体会过压迫的。

现在他在《大明奇案》里要去压迫别人。

张庆鹤思前想后,觉得余寻光应该先去体会那种环境。

“我跟传英报备一下,我们先在明天的那场戏试一下。”

余寻光第二天要拍的第一场戏的内容,综合来说,是杜芊芊“杀兄案”结案后,处于京城这边的朱明祎给出的最终结算剧情。

洛清明当时从杜芊芊处得知可以去杜观之友处寻找案情线索,事不宜迟,他从监牢出来后就带人前往,不料路上却受到了不明黑衣人的袭击阻挠。

对方人多势众,明霄在分神保护洛清明时被刀划破了袖子,差点受伤。

暗中保护的沈云洲见了,吓得大骂了一声:“废物!”

他显然是在针对无用的书生洛清明。

他也不怕被明霄发现,立马带着人手冲上去帮忙。

此时,站在洛清明的角度上来看,现场是很混乱的。突然冲出来一些黑衣人要杀他,又突然冲出来一些疑似绿林江湖人士要保他。那群人手段狠辣的将黑衣人屠杀殆尽,结束后未留下半句话,转身就走。

他已经足够弄不清楚状况了,明霄那孩子还一脸天真地问他:“他们是你花钱雇来的保镖吗?”

洛清明看着眼前送上门的,他唯一的“保镖”,一时失语。

既然有人拦,那就说明此案定有隐情。

将此事按下,洛清明带着明霄去寻杜观的朋友。

沈云洲看出明霄大有一心打破砂锅的决心,他担心会再一次有人冒出来不长眼的伤到明霄,思前想后,决定带着人先一步去探查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