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被拍,自省,条漫(第2/5页)

余寻光是第一次听说:“导演也能投简历?你的简历一定很漂亮。”

潘泽永笑,“我还处于被人挑选的阶段呢。顺便一说,道具组、灯光组也都会投简历求职。”

余寻光长了点新见识,“我以为导演什么的都是制片人去联系的。”

潘泽永做了个类比,“其他的一些岗位总会有公开招聘的时候,就像演员海选。这也代表着圈子的局限性,有些人就是因为消息不够灵通,或者说完全没有可靠的消息渠道,就会一直矮人一头。”

余寻光问:“你觉得好还是不好?”

“圈子也是筛查人的初步手段。”

“嗯,有点道理。”

潘泽永直起脖子回望了一圈,“再去吃点东西?”

余寻光感受了一下,不饿,属于吃不吃都行。

但朋友要吃可以跟着吃两口。

“好。”

然后潘泽永就带着大明星来到了路边摊。

余寻光盯着摆摊师傅的手,看着他熟练的将食材翻了个面,突然来了一句,“我会一辈子记得见面第一天你带我吃10块钱的烤冷面。”

潘泽永撑起眼眶,难以接受这句污蔑,“刚才那顿饭也是我付的钱呢。”

觉得不够是吧?

“师傅,麻烦您再给他加俩培根。”

余寻光没绷住,屈膝仰头笑了起来,“哈哈哈……”

刚出炉的小吃,不仅香,还烫嘴。

余寻光不着急吃,他端着盒子,小口地呼着气。

潘泽永已经龇牙咧嘴地吃了起来,含糊着说:“聊聊《贞观长安》?”

“好啊。”

余寻光和潘泽永在大街上晃的视频第二天就被狗仔发到了网上。

[演员余寻光和一名男性友人昨日在京市某街出没,二人有说有笑,还买了一碗烤冷面……]

该薇博的评论区没多久就被引爆,同时还有各种营销号转发。

“现在这一届的狗仔是我见过最差的一届狗仔,拍不到有爆点的不如不发,逛个街都要跟着人家。”

“什么时候他和女性友人逛街了再通知我们吧。”

“我还以为多大新闻,没用的东西,再探。”

“人家不上班压个马路也要被拍,气抖冷,能不能给演员留点私人空间?”

“吃个烤冷面怎么了,用得着通知联合国吗?”

“这又是光崽的哪位好哥哥?高大威武的,像个保镖。”

昨天跟余寻光有过合影的工作人员暗搓搓的放出合影。

[见到了,很帅。]

[和余寻光看电影的一天,嘻嘻。]

[照片就是朋友拍的,也很帅,就是有股素人感,不像演员。]

这几条薇博的评论区就没那么友好了。

“我才不要嫉妒你,想要合照我自己会P。”

“自己吃那么好自己知道就行了,我会控制不住素质骂你的。”

“是去的哪家电影院啊?”

“我一点儿也不羡慕,真的。”

“你们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追星,我要举报!”

“这些照片拍的很有水准啊,这个光影构图,有说法的。”

“那我大胆去猜这个好哥哥是哪位导演了。”

大家像在游戏里发现了新的探索点,你来我往,以此当作生活的调剂,猜得不亦乐乎。直到一个月后,前往《贞观长安》剧组做探班采访的电影频道发出的视频里,出现了正确答案。

当时余寻光已经进组,作为剧组的一份子,他受到了采访。

那会儿在他背后,出现了潘泽永忙活的身影。

现在的网友都拿放大镜上网。大家一扒,将不同的人发的信息一组合,一对比,最终把潘泽永的身份确定在了《贞观长安》副导演的头衔上。

果然是导演!

当然,这是之后发生的事。

现在,见完潘泽永的第二天,余寻光坐上了去徽州的飞机。

为了给《大明奇案》收尾,顺便给观众朋友们的热情创造一个宣泄口,《大明奇案》的主创人员于今天下午,在徽州电视台有一个访谈节目需要完成。

今天这个节目的企划跟以往的谈话类节目不同,它居然是“一对一”的形式。

这里的一对一,指的是需要演员们一个接一个的接受主持人的单独专访。分配下来,每人时长大约是半小时。

从导演李传英到男主角余寻光,到男二郭嘉予女主角麦青、女二童贝儿、男三柯欣尧,整个节目加起来预计播放得有仨小时。

余寻光当时看到策划书都觉得离谱,“三小时,电视台有时间放吗?”

据易崇那里得来的消息,徽州电视台是专门腾出来了一个晚上的10点到凌晨2点,用于播放这个节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徽州电视台有一种“乍富情结”,因为没有出过这么高的收视,所以想带上《刑事大案》那一份,吹锣打鼓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