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贞观长安》李承乾(第2/5页)

剧情里,李承乾一共请废自己三次。

第一次,父皇以对待儿戏的态度怒斥他,拒绝他。

他希望他能明白,“承乾,朕对你予以厚望。你不当太子,父皇能放心把这个位置交给谁呢?”

李承乾想说,谁愿意要给谁吧。

可是谁信呢?

谁都想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君主。

除了李承乾。

他不愿意掌握权利,他唯独想问仙,他想要母亲回来。

第二次,李承乾故意私自勾连突厥使臣。他虽心虚,却没有刻意隐瞒使臣行踪。

他身边的左庶子发现他的行为,进行劝谏,可李承乾最烦的就是劝谏。

他问这名杜姓文官,“你为什么不把我的行为告诉皇帝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应该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心知肚明。

包括他的儿子正在吃里扒外。

来吧,让所有人知道大唐的太子有多么的荒唐。

谁料,早就知道这件事的李世民眼见帮李承乾遮掩行为不成,迁怒之下将这名左庶子流配,以作惩戒,堵住悠悠众口。

他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

他偏心地告诉所有人,“非太子之过,实乃小人口舌奸滑!”

看吧,他的父亲总是这么一厢情愿给他自以为最好的。

可对于已经死心的李承乾来说,金碧辉煌的宫殿和至高无上的地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甚至也不想要父亲的爱。

他只想离开。

但李世民只当李承乾脾气未消,事后为了安抚,便像以往那样,令太子监国以证其心。

于是李承乾不得不又往更极端的去处想,怎样才能离开这座由至高无上的君王打造出的金笼子呢?

李承乾思前想后,决定去做父亲做过的事。

第三次,李承乾妄图杀弟,逼宫,造反。在这种大逆不道德罪行之下,他终于得偿所愿,被贬为庶民,流放黔州。

可惜他不能带走称心。

他在大明宫失去了母亲,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他不怨恨任何人。

可为什么大明宫的主人又夺走很像母亲的称心?那明明是他唯一的慰籍。

李承乾得到自由之时,自由对他却已经不再重要。

李承乾来到黔州没有多久,便撒手人寰。

他用死亡的方式,终于逃离了父亲和大臣们对他的掌控。

余寻光要从李承乾的17岁演到25岁,无论是人物情态和成长变化对他来说并不难,特殊的是,太子的剧本里有一大半都是哭戏。

还没开拍,注定往后“以面洗泪”的余寻光先扁着嘴给自己做了个哭脸,当作提前共情。

梳理完了主要剧情,再说说合作演员。

本剧的李世民由“四金影帝”叶峻深扮演,曾经演过另一版本的李世民的“皇帝专业户”谷四民饰演长孙无忌。其他的太子身边的随侍学官,还有后期和余寻光有亲密对手戏的乐人称心,都由国家大剧院或是文工团有经验的老师扮演。

《贞观长安》的主导演是央视御用导演邬震启,为了控制成本,合理规划拍摄时间,他在组织拍摄工作时采用了分组拍摄模式。则:与男主角有剧情相交的戏份由A组拍,其他角色第三视角的戏份由B组、C组的副导演拍。

同样是分组拍摄,《贞观长安》和《群鸦风暴》之间有细微的差别。

邬震启敢放权,来自于他对分组导演和几位副导演的信任——潘泽永能以这么年轻的年纪入他的眼,足见他本事不低。

《贞观长安》预计拍摄时长120天,为期四个月。该剧8月底开机,潘泽永作为副导演早已进组,那天去见余寻光是特意请假。余寻光11月下旬进组的时候,剧组的工作已经进展到中后期,所以在过来盯余寻光定妆的时候,潘泽永还开了句玩笑:“得亏你没早来,不然让你看到我和工作人员互相磨合的狼狈样子,可不得丢大脸。”

余寻光知道这番说笑是潘泽永谦虚,并没有当真。

《贞观长安》特意找了已经退休的大师佟云杰来设计造型,余寻光饰演的李承乾造型也是出自她手。最近古装剧流行复原,《贞观长安》又是一部历史剧,更不能做歪。佟老师便也在史料古画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设计为演员量身定制戏服。

除了几款复原的吉服外,佟老师在给余寻光提供的几套常服方面的设计非常有新意,敢于用鲜艳颜色撞色。这些衣物无一不精,再适当使用绸和纱衣,身量足够的余寻光戴上仿金丝或是仿玉制成的头冠,显得整个人既威武,又英气逼人。

等上完妆,身穿太子冕服的余寻光走到镜子前面一看,发现这种只在古画上见过的服装穿在身上,还挺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