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文艺青年余寻光(第4/5页)

余寻光一直等着她把话说完,才道:“我要走了。”

女孩不舍的伸手,“拜拜。”

余寻光也回了一句,又补充,“祝你生活幸福,玩得愉快。”

她叹了一口气,看着余寻光远去的背景出神。

“他还祝我幸福……哎呀,这谁能想到呢?”

谁能想到有一天她追的星跑出来开摩的,开的还是一辆二手的老旧的摩的。

余寻光也没想到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就是粉丝。

不过他觉得女孩说的有道理,他一定要尽快把方言练好。

今天的这个粉丝单开了个好头。到了下午,余寻光又跑了四趟。稍微一算,除去油钱,也小赚一百。

回到家,精神奕奕。夜幕降临,又到了每日斗厨的时间,闻着外面飘出来的菜香,余寻光断定这位邻居做的是一道香辣花甲。

菜系还挺广泛。

没关系,难不倒他,他今天要回一招爆炒腰花。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默契,总之,余寻光后来就一直在跟这位邻居在同一个时间炒着每天不同花样的菜,凭味道“斗法”。

好不容易赚了点钱,除开自己吃,余寻光也学会了精打细算的花。第二天只买了一包烟,论支分给照顾了他的大哥们。

他们当然不会嫌弃,在生活的人,谁不知道生活的苦呢?总归有个态度就好。

余寻光的新工作便这么慢慢走上正轨。当他把摩托开得更稳了,对这座城市更熟悉了之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车的路子也野了起来。

他逐渐找到了开摩托的乐趣。

当然,哪怕在开车的时候戴着头盔,被粉丝认出来的事还是有发生过。那一次是个大哥,他揽着余寻光,拍着他的肩膀,说了好多话。

什么你要好好努力啊,你千万要对得起观众不要忘本啊,你现在为了拍电影这样出来体验生活很好以后要继续之类的,余寻光认真地听,认真地回。

除了工作上,生活上余寻光也意外地过得不错。

隔壁的那个小女孩有一次被余寻光家里的饭菜香味吸引,过来怯生生的出现在门口。余寻光看出她是饿了,忙问:“你还没吃饭吗,你爸妈呢?”

女孩说,爸妈经常上晚班,如果有剩菜,她会自己热了吃,没有的话会先买点包子垫肚子。等父母回来了,要么煮面吃,要么得等到9点左右才能吃上晚饭。

余寻光没问为什么没点外卖,各家有各家的经济情况,他不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成寻常。

但他仍担心饿到孩子,热情地邀请她吃饭。

“咱们用公筷好不好?叔叔以前做过厨师,还有那个时候的健康证,不脏的。”

吃了一次,就有第二次。

后来邻居夫妇知道了,特别不好意思,等他们放假了,亲自把余寻光请去家里招待了一回。

余寻光实在,说:“你们太客气了,反正是搭着伙吃嘛,小孩吃不了多少。”

他把话说得清楚,他可能也就在这里住两个月,顶多能帮小孩这段时间。

夫妇俩依旧感激,“那也拜托你照顾她了,不管多久,你这份心是好的嘛。”

他们当然也认出了余寻光,可是没有戳破,也没有主动搭关系。

有些人,一辈子遇到一次就够了。

小女孩很乖巧,余寻光看她这么懂事,又多了两分心疼。平时不仅照顾她吃,还辅导她做作业。

通常是他摇着扇子坐在桌边,脚下点着蚊香,告诉认真做题的女孩“你这道选择题选错了”或者“你居然全对了,真棒”。

也算是沈竞先沈老师再就业了。

知道自己不回来,余寻光能帮忙照顾女儿,这对夫妇每天回家都没那么赶了。

余寻光还交了一个朋友,是另一边的小男孩。那孩子从小就喜欢拖拉,每天上学必迟到,气得他妈妈三天两头的吼。有一天他妈妈学了网上的方法,使出一招“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可劲儿磨蹭,急得小孩张着嘴大哭,才受到教训,开始老实。

第二天,这孩子拿着钱来敲余寻光的门。

“你好,叔叔,我想每天蹭你的摩托车去上学,可以吗?”

这法子,是小孩和妈妈商议之后的结果。

其实从新邻居的摩托车买回来的第一天他妈妈就有这种想法了。

余寻光觉得有趣,反正又是顺路,还有钱,便答应了。

于是每天早上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余寻光都能从他嘴里听到学校里的一些八卦。

“我们班的学霸摔断腿,请了假,要三个月才能来学校。叔,你说,三个月回来后学霸还是学霸吗?”

“叔,隔壁班的值日生好讨厌,扫公共区域卫生的时候,老把叶子扫到我们这里来,告老师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