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众志成城《飞驰救援》

余寻光是在进行《飞驰救援》的前期准备工作时, 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同以往”。

刚看完剧本,他就有了一定要去体验生活的想法。随着年纪越长,戏拍的越多, 丰富的经验累积之下他也就越能知道, 演戏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要想把戏演出最好的效果,对手演员的配合极为重要。

以前他试过拉低自己的水平,或者临时拔高对手演员的水平,这些做法或许取得了短暂的好效果, 但都不是能包治根本的办法。所以, 这回在了解到新电影的导演是《群鸦风暴》的B组导演葛安淮,饰演戴亮妻子杜鹃的女演员是以前合作过的朱思荃之后, 余寻光大胆开麦了。

“剧本设定戴亮是一个普通的摩托车司机,杜鹃是酒店服务员, 这两个角色都是底层人物。为了演出地气,我会在开机之前去体验两个月的生活,朱小姐那边是什么态度?”

葛安淮立马就说:“凭你一句话,她肯定也要去端几个月的盘子咯。”

余寻光笑,用粤语道:“导演,你冇乱讲啊,我没有安排谁做事的意思。”

“我知啦, ”葛安淮说:“是朱小姐。她知道你的风格,她一开始就讲过,跟你演戏压力很大,说你在这边有什么要求她都会配合。”

跟熟人二搭,首先在沟通上就占了优。

余寻光跟葛安淮聊,也在薇信上跟朱思荃聊。

朱思荃的话更加直接:“余先生呐, 这个角色是我从很多人那里争来的,我绝对会好好表现,你要是另有什么要求,你要跟我讲明呐。”

她的话毫不作伪。

《飞驰救援》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三地合资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一番男主是老牌港星裘白,二番男主是内地大热的小生余寻光,两位主角是制片方:内地投资和拍摄方:港城团队认可的,是这个项目能够顺利组起来的关键。

两位主演除非天塌地陷都不能产生变动,但其他角色可以运作的空间就很大了。一部这么好的题材,还有两个能抗票房和口碑的主演,在一些根基不够的青年演员眼里,只要能够参与项目便是一种镀金。如今港城式微,朱思荃能够拿到余寻光妻子的角色,是她背后的支持者经过几方博弈才取得的成果。

跟几年前演《群鸦风暴》的情况天差地别,朱思荃在角色到手时被人耳提命面,一定不能让余寻光对她的表演效果不满意。

所以,现在还能够提前跟正主沟通,朱思荃好运气地又占了一层「人和」。

余寻光对项目背后的故事不太关心,他一心一意针对剧本,把自己的“实习”计划又跟人说了一遍。

朱思荃听后忙说:“其实我们电视台的工作模式就跟上班一样,每天要去坐班打卡。港城物价也贵,新人时期我还住过出租屋。生活经验我是有的,但是就像余先生你说的,底层生活经验我是缺少的。”

如葛安淮所言,在余寻光主动告知她计划的那一刻,她便做了好抄作业的准备,甚至已经开始思考去哪里端盘子比较合适了。

跟余寻光合作的剧竞争压力虽说大,但因对方的专业性,合作起来绝对会很轻松的。

她本来也想去山城,是余寻光主动问她:“你想学山城话?”

朱思荃回了一个当然。

余寻光帮她分析:“现在离开机不到半年时间,你能学会吗?”

朱思荃细想了一下,实话实说:“有些难。”

朱思荃是两广人,那边的方言发音和云贵地区到底是不一样的。而余寻光有把握能学会,是因为他之前就跟着胡继周学过,有点基础。

余寻光觉得,“那你不如到时候就讲港普嘛,也没有人规定山城人不能娶粤语区的老婆。”

如果学不会,还要硬学,还要在大荧幕上表现自己不地道的方言,余寻光的想法是:不如不说。

电影既然讲的是山城的故事,那么上映时宣传期里,肯定会额外关注山城这边观众的评价。真正看电影的观众可不会因演员背后为角色付出了努力而夸你敬业,大部分观众只会认为你演员的本职工作没做好,他们出了票钱,你还端上来了一碗半成品,差评不给你给谁?

朱思荃这么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这个思路不错的啊,余先生。”

余寻光在这个基础上深入,甚至来了灵感,“因为是粤区的老婆嘛,所以肯定有带那边的习俗,杜鹃肯定很喜欢在家里煲汤,她跟着戴亮从广省过来,煲汤是她对家乡唯一的思念方式了。然后家里的小孩呢,因为在山城长大,吃惯了辣,就不爱吃这种清淡的东西。所以每一次妈妈端上刚煮的汤又或是糖水,小孩都会说……他掐着嗓子学小孩说话:“没有辣椒的菜我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