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金凤奖主持现场

要说今年的娱乐圈, 可谓大戏没有,小乐子频出。

去年推出了灵异恐怖相关法规之后,灵异恐怖赛道由此挤进来了一波人。各大相关题材的小说、动漫火速卖出了版权, 赶趟儿似的开工。当初余寻光官宣《盛阳之下》时评论里说的“内娱人手一个灵异饼”可不是在开玩笑。顶流们都是拍灵异恐怖了, 那么一些古偶、现偶、大女主之类的题材就被空缺了出来,给了很多个待爆咖、或者资源降级的二线演员机会。

那些作品经过了一年左右的制作时间,也在今年上半年轮番上映。不论平台如何定位,演员播了剧,自然都是冲着有效果去的, 于是这些以感情线为主的剧集开播后, 两位主演便开始以正常的节奏营业,用自己的方法吸引观众看剧。可真正看剧的人还没有开始评剧, 觉得自家定能“飞升”的粉丝们就先和另一位主演家打了起来。

有人盘点今年上半年播的几部情感向作品,一句话概括:“剧不咋滴, 粉丝闹出的乐子比演员演的还好看。”

向来能出大流量的热剧扑得人尽皆知,平台方如何能够不着急上火。等到年中,权威平台的数据一出,网上的网友更是把那些所谓的“S”级制作当笑话看——因为今年上半年平台人均播放次数最高的剧,居然是去年在央视播的《官运》。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多余的操作都是花花架子,跟实力派演员们比起来, 新生代还是有得练噜。”

“一点都不意外好吗?《官运》只在央一播了一回,后来哪怕有在央一和央八的白天档重播,工作党哪有那多时间。很多人就是等着上平台多刷呢。”

“权谋剧,刷几遍都正常。”

“在?没有扎实的演技,没有逻辑线完整的剧情,没有相应的剧情讨论, 你凭什么红?”

更有得说道的是,排在播放次数第二名的,竟然是几年前的老剧《与善同行》。该剧翻红的契机是某位南韩UP主录的实时观影视频。那些视频不仅在海外大火,还被人搬运到国内。博主在看大结局时崩溃的表情颇有节目效果,不仅吸引了新一批的观众,也令当时追过剧的观众想起了自己。

“这部剧的元素又有整容,又有财阀,还有吃人的丈夫,这就是为什么小韩特有代入感的原因吧。”

“几年过去,宋启丰害人精的含量还在飙升。”

“不是,这部剧味儿这么冲,没在韩播过?”

“没有,小韩播的是《群鸦风暴》,茶茶公主当时去的是立本。这狗男人太搞人心态了,小韩本来生育率就低,还把他运过去,不是纯吓人嘛。”

“笑死,说得好像宋启丰跟什么鬼物一样。”

“以那个小韩婆主后期西八含量过高的口癖,说不定真的把他当鬼了。”

“好奇小日子那边怎么看茶王。”

“小日子叫他「鬼畜男」。也是碰上了余寻光的黎耀川buff,那边对他很是怜爱。”

“刚出口过去的时候见过推上的脑残粉发言:至少他对妻子是真的爱。”

“宋启丰本来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脸好看。”

“楼上你是日本人?”

“余寻光和宋启丰之间的关系是让我第一次觉得,有些角色应该给演员磕一个。”

“排一个,私以为朱明祎也算。”

“还是国情问题。我们很难感受到宋启丰设定里学阀+财阀给人带来的恐怖感,小韩那边就不一样了。那个婆主说,她现在看到宋启丰就感觉会被他吸干脑髓。”

“有这么恐怖?余寻光这么演的?”

“重刷的人在此,真的发现了当年看剧时没有注意到的表情细节。我现在都奇怪那个时候宋启丰是怎么会被大家同情的,明明导演从14集开始给到他的特写,那小眼神就意蕴悠长像要吃人,并且他最后还‘吃’人成功了啊!不得不说余寻光真的从始至终的会演,他那眼神放现在看都绝了!”

“别岁月史书了,宋启丰当初播的时候也是被全网骂过的。”

“口碑没有一边倒啊。当初余寻光一年五部剧,《与善同行》刚好是寻光二年播的,好多人看他的时候全带着滤镜。现在想想,要是余寻光先播的宋启丰而不是陈敏笙,估计他不会红得那么快。”

“余寻光又不完全是靠陈敏笙火的,你都说了他是一年五部爆的了。”

大家吵吵闹闹,又按照南韩那边谣传的,给宋启丰安了个“吃人魔鬼”的诨名。会整活的网友们甚至把里面的一些名场面截出来二次创作,热度高得频频出现在部分网站首页。

又刚巧是那段时间,聂梵将《盛阳之下》的宣传片抬了上来。

自然而然,网友们对角色的讨论转移到了演员身上。